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第十章

姜安如疑惑的皱眉“送那洋玩意儿干嘛,你又不会。”

姜逢木讳莫如深的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小提琴在这时候是个稀罕玩意儿,在现代可不是。

姜逢木身处高考大省,竞争压力十分大,所以从小被妈妈逼着学小提琴,而且是照着专业级的学。

好在她天赋极高,早早的就考过了十级,又跟着音乐学院的教授进修了整整一年,最后在高考的时候,清大给她降了整整六十分。

她进了清大之后也一直待在小提琴社,还代表学校,代表国家出国演出过。

别的不敢说,要说小提琴的水平,姜逢木绝不比桐城的任何人差。

她又把目光转向姜安如“对了,你妈妈的舞蹈,你一定也偷偷学过。”

孙小玲出身不好,以前是个舞女,还算是桐城有名的角儿。

但自从嫁给姜茂国之后,她就再也没在公开场合跳过舞,因为怕降了姜茂国的身份。

只不过她是真的喜欢舞蹈,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偷偷跳。

但是她从不让女儿姜安如跟她学,她觉得跳这种舞是没出息的,小姐们就应该学些芭蕾,交际舞之类,这才能上得台面,而她跳的那些妖娆舞曲,都是让人取乐的。

但姜安如却没那么老实,她见妈妈跳的好看,便躲在门口偷偷的学,这么多年过去了,到真让她模仿了个七七八八。

姜安如脸一红,磕磕绊绊道“你你可别跟妈妈说,她一定会打我的。”

姜逢木了然于胸,点点头“好,那就我拉琴,你跳舞。”

姜安如踌躇片刻,觉得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得随姜逢木去了。

两人找到文化办公室,把名字和专业登了上去。

女老师推着眼睛一看“梁祝小提琴曲你会拉小提琴”

姜逢木轻轻垂眸,抿了抿唇“拉的不好,会一点。”

女老师皱眉建议道“我看你们专业报了嫦娥奔月的舞蹈,不如你们俩跟他们一起,小提琴太难了,而且下面坐着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哪个没听过国外专业的演奏,不要小巫见大巫了。”

老师不相信她们也是有情可原,才这么小的年纪,能有多高的本事

怕不是刚碰小提琴几个月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

长陵大学的校领导都是留学回来的,见识可跟普通人不一样,到时候闹了笑话反倒成了她的工作问题。

而且这曲子根本听都没听说过,不知道是不是这学生自己胡乱起的。

姜安如嘴唇发干,心里直打鼓,喏喏道“要不要不我们”

“就先报上,我们能排练好的。”姜逢木坚持道。

姜安如看了姐姐一眼,没再说话。

女老师虽然不愿意,但是上头有明确指示,不许干预学生们的表演,她没办法,只得给姜逢木填上了。

从文化办公室出来,姜逢木去宿舍大厅的公用电话处给姜茂国去电话。

跟姜茂国要东西是她最头痛的事情。

她跟她母亲苏倩长得太像了,以至于姜茂国一看见她就能想起她母亲的死,所以对她的态度十分冰冷。

姜逢木笃定,要是姜茂国早知道苏倩会难产而死,估计当初就把她弄死在肚子里了。

她看了姜安如一眼“要不你替我要。”

姜安如咬了咬唇,小声道“我不敢,爸爸问我做什么我会结巴的。”

算了。

姜逢木叹了一口气,开始转家里的号码。

隔了好一会儿,管家陈伯接了电话。

“这里是姜公馆,请问您是谁”

姜逢木柔声道“陈伯,我爸爸在不在,让他接下电话。”

管家一听是姜逢木,语气亲切了很多“大小姐啊,你等等,我去给你叫老爷。”

半晌,姜逢木听到了手杖柱地的声音,她的心不由得揪了起来。

姜茂国接起了电话,冷冷的问“做什么”

孙小玲也赶忙凑在一边,想听听两个孩子在学校过的好不好。

姜逢木看了姜安如一眼,硬着头皮道“爸爸,我想要一个小提琴。”

姜茂国皱起了眉“要那东西干什么,你又没有学过。”

姜逢木用手抠着墙上的泥点,轻声道“学校表演时要用。”

姜茂国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头不耐烦的对孙小玲道“这东西你知道哪儿有卖的吗”

孙小玲小声道“石布街上倒是有一家乐鸣轩卖小提琴,只不过挂出来的都是凡品,真正好的从国外运过来的都私藏呢。”

姜茂国“切”了一声“用什么好的,不过是学校表演罢了。”

姜逢木淡淡道“我需要好的,最好的。”

姜茂国一挑眉“你说什么”

他不知道这个大女儿何时变得如此奢侈了。

那些物件好不好的也没多大差别,反正也是初学,何必花那些没用的钱。

孙小玲是喜爱艺术的,她小声在姜茂国耳边解释道“音色和质感都是不一样的,好的琴自然有好的道理,而且听说因为藏品太过昂贵,所以一般乐团表演时都是租的呢。”

姜茂国沉默了。

姜逢木小声道“我租也可以的。”

姜安如着急的在一边补充“我们是为了参加学校的新生晚会,原本是全班一起的,但是有人排挤我和姐姐,不让我们和他们一起。”

孙小玲一听女儿受到了排挤,不由得心疼,扯扯姜茂国的袖子“两个孩子在学校不容易,我们不能给她们什么助力,小提琴就租了。”

姜茂国自知他的身份不高,心底有些郁结,沉声道“那你下次回家来拿。”

推荐阅读: 转生神树,我打造阴兵家族 大明话事人 割鹿记 食飨之诗 阴脉先生 天下长宁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太古第一神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