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p>
大贺木材忽而想到一事,连忙道:</p>
“蒲前部汗王蒲前永固,率大军亲征荆州,前线便足有十数万大军,难道还敌不过汉军那数万之师?”</p>
大贺履摇了摇头。</p>
不是他对蒲前部的大军不自信,而是实在无可奈何。</p>
如果汉帝依然在汝南郡之中,十数万大军,加之汗王亲征,又有荆州的石周曷部驻守兵马,两面围攻汉军主力,有相当大的可能性,能够一战而灭之。</p>
到时候那刘雉儿也难为无米之炊。</p>
可既然其已入了荆州,这十数万大军,实际上算不得什么。</p>
固守兴许还能沿着淯水布防,守上一阵子。</p>
要说进攻</p>
还不够。</p>
以大贺履的想法,起码得有二三十万的大军,才能对有刘雉儿坐镇的汉军,造成一定威胁。</p>
而且这个威胁还不是正面威胁,得靠着兵多将广,划分战场,在侧面战场取胜。</p>
大贺履让大贺木材来到身侧坐下,又唤来心腹,问询道:</p>
“城防如何?”</p>
那心腹直接跪地复命道:</p>
“将军,城防稳固,一切尚安,只是我军方才在城外的探马,见到了汉军的探子,我军马快,只来得及擒下两人。”</p>
“汉军的探子?”</p>
大贺履不由得皱眉。</p>
这近一年以来,汉军对襄阳城,都是一个爱答不理的状态。</p>
你玩儿你的,我玩我的。</p>
无论大贺履怎么稳固城防,汉军都在专心于攻破荆北其他县城。</p>
而且大贺履一直不派兵出城,铁了心死守,汉军也探不出什么东西来。</p>
因而,这探子也就没几个。</p>
今日怎么就发现了一队?</p>
难道是想要对襄阳动手了?</p>
大贺履疑惑不解:</p>
“不应该啊,按理来说,新野、宛城这些地方,更容易攻打,且更具备战略性。”</p>
“襄阳已是一座孤城,且易守难攻,在淯水东岸就有蒲前部大军的情况下,不应该是汉军的主要目的。”</p>
大贺履看了眼大贺木材,只见大贺木材,也是不明所以。</p>
大贺履叹息一声,老二果然不能跟老三比,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他现在,也没个头绪,做父亲的都不行,也不能要求儿子如何。</p>
他继续询问道:</p>
“那两个汉军探子,可是生擒?”</p>
那心腹道:</p>
“自然,都好生安顿着。”</p>
大贺履点了点头:</p>
“好生安顿着,切不可伤及性命,一定要从他们嘴里,问出些东西。”</p>
杀人立威这种东西,大贺履用不上,同时也是隐隐为自己找条退路。</p>
这襄阳城既然是三面环水易守难攻,也就注定了,一旦兵败城破,他们连跑路的地方,都没有。</p>
襄阳这种闭关锁城的守法,倒是稳固,但信息情报方面,着实确实。</p>
如果能从这两员汉军探子身上,探出些汉军动向来,大贺履也觉得,能够心安一些。</p>
——</p>
大贺履如何,暂且不提。</p>
刘恪此时已经带着两千兵马,来到襄阳城附近。</p>
军中比之前,多了两将。</p>
一个是接到消息之后,日夜兼程磨破两双草鞋赶来的肉盾元福。</p>
另一个,则是因为说话不好听,隐隐被军中排挤的东胡降将休屠弼。</p>
休屠弼是刚到的,还没元福的铁脚板跑得快。</p>
他见了刘恪,便立即俯身下跪,叩首于地拜道:</p>
“末将拜见陛下,陛下若是对襄阳城有意,让末将率军攻城!”</p>
他这近一年来,是快要憋屈死了。</p>
纵然皇帝在临走前,予了他先锋一职,但立下的战功,寥寥无几,无法服众,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p>
而后更是因为荆州战事陷入焦灼,主战场放到了淯水一带的岳少谦所部和姚长所部,无论是汉军还是东胡人,都不敢轻易动兵,根本没了立功机会。</p>
再加上他自己嘴碎口直,更加不招人喜欢。</p>
军中可能也就侯君延一人,算是和他有些惺惺相惜的交情,连朋友都没几个,当年在江陵一同投汉的东胡人,要不是为了报团取暖,都没几个乐意亲近他的。</p>
更何况,大贺履还频频给他暗送秋波,想要让他回归石周曷部。</p>
这么个大环境之下,休屠弼都有些担心自己,万一一个把持不住,就又投了回去。</p>
那可是取死之道啊!</p>
刘恪见休屠弼如此请战,心中暗笑。</p>
他是很欣赏休屠弼的,不拉帮结派的孤臣肯定让人喜欢,更何况是有能力的孤臣。</p>
92的统率已是不俗,武力、智略都可堪一用,而且还是难得懂得水战的将领,可谓很是全能。</p>
于是乎,刘恪便先出言宽慰道:</p>
“休屠将军勿慌,朕既然特意召你来此,必然有所重用。”</p>
休屠弼连忙抱拳道:</p>
“谢过陛下!”</p>
刘恪继续道:</p>
“朕听闻,那大贺履一直在劝你重归石周曷部,可有此事?”</p>
“有!”</p>
休屠弼就是个直言的性子,平日里说话难听,也是因为不会转弯,听刘恪问了,便也不遮掩,一一道来:</p>
“自陛下去往汝南郡之后,那大贺履就屡屡派人送来密信。”</p>
“末将在收到密信的时候,就第一时间交予了薛大人,薛大人要末将虚与委蛇不要表态,等陛下归来后,再做处置。”</p>
“于是末将便一直与大贺履在暗中书信来往,时不时套取一些襄阳城的情报,未有打草惊蛇。”</p>
“末将从未出卖过朝廷!”</p>
刘恪点头,亲自上前将休屠弼扶起,直接开始忽悠:</p>
“休屠将军一片赤诚之心,朕自然是信得过的。”</p>
休屠弼赶忙道:</p>
“往来信件末将都有带来,陛下可随时查阅!”</p>
刘恪又是一阵摇头:</p>
“不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只问上一句。”</p>
“朕要攻打襄阳,以你为将,敢是不敢?”</p>
休屠弼一愣,他虽说确实是请战,但这也太突然了吧?</p>
别说襄阳城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压根不知道。</p>
就算是自家兵马有多少,粮草能够供应几日,是否有足数的攻城器械,他也全都不知道啊!</p>
这就要打襄阳这种天下少有的坚城了??</p>
休屠弼一时间,有些心怯,他只是说话直接,不是个傻子,禁不住多问了一句:</p>
“敢问陛下愿予末将多少兵马?”</p>
如果有三万人,他就能试着打一打襄阳,先摸清襄阳的情况。</p>
如果有五万人,他就能真的着实准备攻打襄阳,不说稳稳拿下,至少也能有来有回。</p>
如果有十万人,那他可以保证拿下襄阳,只是要用多少年,他心里还是没数。</p>
“一千。”</p>
推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好像是女大学生写的</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