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斯大林同志,我可以确认。”
“他的俄语相当好,但是还是要求有翻译在场,他说中文,由翻译转译。哈,真是个有趣的人。”斯大林把烟斗放下,敲了敲自己的下巴,眯着眼睛,看着那份手写文件,
“我问他,你们现在有多少部队,有没有炮兵和空军?他回答,他们目前有4个中式师,大约3万人的部队,以及大约3倍于此的游击部队;炮兵还是刚刚起步,但是他们有组建炮兵学校,最近刚刚可以生产迫击炮;空军方面还没有起步,但是他们已经朝着苏维埃派遣了留学生来学习空军的建设。
“细节方面,季米特洛夫同志,他们在提交给你的要求里有进一步的阐述么?”
“有的,斯大林同志,”季米特洛夫松了一口气,他回忆了一下,快速地说起来,“他们请求苏维埃向着他们出售步兵武器,用来武装新组建的部队;希望我们能够援建他们一些生产设备,使得他们可以生产迫击炮和轻火炮,据说这是那边唯一可以制造炮弹的火炮;空军则是要求了一些老式的教练机和少数战斗机,王要求的不多,他表示短期内,他们空军的主要任务只是侦查和防止日军空袭而已。”
“之前,他们有一位柳赫同志——对,就是发明了‘单兵火炮’的那位——采购了很多工业设备,品类很杂,但是也大约是围绕着这些目标进行的:相比直接获得军火,他们更愿意自己建设工厂。”季米特洛夫做出了总结,“因为他们主要是使用外汇购买,不需要苏维埃的贷款,所以这方面,并没有什么阻碍。”
“他们的态度很好,也很有条理,但是……”斯大林思考起来,单纯从两方的表现来看,共军更加靠谱,做事的态度也更加脚踏实地,只是力量还太过弱小,暂时难以起到抗击日军的作用;果脯一方显然是混乱和落后的代名词,却拥有着更强的力量,以及一个国家的合法代表权。
苏维埃的需要,是要有一支力量拖住日本,实现远东的安全,使得苏维埃可以全力对付西方的战线。不论是红军还是白军,只要他们可以挡住日本人,那么就是符合苏联利益的选择。
可是,投资也是讲究回报的,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没人愿意去吃生了虫的列巴。
斯大林重新拿起他的烟斗,使劲敲了敲,把里边的灰烬敲出来,
“如果您说的是新锐的话,伟大的苏维埃军队即将装备新式的122毫米火炮——M30型,目前设计已经冻结,正在完成最后的定型工作,第九火炮工厂已经在准备建设生产设备,马上就要开始生产了。”
“很好,”斯大林重新点着烟斗,“我们或许可以给我们的朋友,安排一次有些难度的测试。”
作者的话:今天工作日,所以也更新。
“伏罗维奇同志。”这是伏罗希洛夫的昵称,斯大林这样称呼他,便显得比较放松。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同志,我在。”
“苏维埃现在即将装备的,比较新锐的师级火炮,有哪种?我记得之前在部长会议上有提过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