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合作和采购
公平镇的生物燃料实验基地内。
海大集团的董事长薛化,正在张海涛带领下,参观着各项技术的应用。
他甚至戴着口罩,直接进入了牛粪乾燥厂房,看到大批牛粪被乾燥后,然后迅速被粉碎成为粉末。
在生产线不远处,薛化看到这些牛粪粉末被传送带送入高温灭菌设备中,从传送带上抓了一把粉末:「这个粉末的乾燥度是5%吧?」
「是的…」张海涛大声回答道。
周围轰鸣的机器声,让两人说话不得不大声起来。
拍了拍手上的牛粪粉末,对于薛化而言,牛粪这东西他小时候经常去捡,薛化是陕南洋县人,他那个时代,洋县主要的产业就是农牧业,捡牛粪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薛总,厂房噪音太大了,我们到外面谈吧!」
「好…」
两人出了厂房。
就看到不远处另一个厂房,有叉车在将包装好的桶装营养粉料,搬运到对面的仓库之中。
「张总监,这些牛粪和秸秆都需要乾燥粉碎消毒吗?」
张海涛点了点头:「是的,薛总,因为这是为了标准化生产,毕竟牛粪羊粪猪粪之类的含水量不一样,而且其中还还有很多细菌,必须进行预处理,统一原材料规格,这样才可以保证电池箱发电功率可以平稳维持480个小时。」
「一吨牛粪可以生产多少公斤粉末?」
「一吨新鲜的牛粪,可以生产200∽250公斤牛粪粉末,然后会添加大约10∽20%比例的秸秆粉末;如果是猪粪,秸秆比例可以提升到30∽40%左右。」
薛化在心里面默默算了一笔帐。
他们海大集团今年的生猪存栏量已经达到300万头,年出栏量达到430万头。
这麽多生猪每天产生的猪粪是极其庞大的,300万头存栏量生猪,每天20400吨猪粪,一年差不多就是744.6万吨。
猪粪的含水量比牛粪低一些,大概在72∽80%左右,每吨新鲜猪粪大概可以产生250∽330公斤乾燥粉末。
通过秸秆粉末,如果他们集团全部的猪粪都可以利用起来,那每年就可以产生335万吨营养粉料。
以海陆丰公司提供的技术指标来看,一个电池箱一年满负荷运行,需要消耗2.7吨粉料,发电3066度。
另外被发电菌分解之后的渣液渣料,还可以作为沼气发酵原材料,一个电池箱每年产生的渣液渣料,可以发酵产生900立方米沼气(甲烷含量60%左右)。
最后剩下的渣料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每个电池箱每年大概可以产出3.5吨有机肥。
这就是这一套系统,三个核心产出,电力丶沼气丶有机肥。
心里面有了腹稿之后,薛化开口说道:「张总监,我们集团在高州那边有一个存栏量25万头生猪的养殖基地,如果要建设一个电气肥联产项目,贵公司的报价是多少?」
「25万头生猪?我只能说一个大概,毕竟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没有关系,张总监说一个大概,我好心里有底。」
张海涛拿起手机计算器,快速计算起来。
25*6.5=162.5万公斤,这是每天的新鲜猪粪产量。
162.5*365=59312.5万公斤,则是年产量,即59万吨,处理之后可以获得59*0.45=26.55万吨营养粉料。
26.55/18=1.475吨,则是每一个周期需要使用的营养粉料,加上备用的设备,差不多需要10万个电池箱。
海陆丰公司自己投资的羊城仓储中心生物发电项目,平均每一个电池箱(配套设施),需要3500块钱;而公平镇生物燃料基地的项目,则是平均每一个电池箱3000块钱的投资成本。
显然规模越大,每一个电池箱的单位成本越低,10万箱估计整体成本可以压缩到2.7亿左右。
「如果不计算土地和建筑物,仅仅是设备,贵公司在高州的2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需要配套10万箱电池箱,整体投资成本在5∽6亿左右,加上其他的沼气发酵系统等,大概在10亿左右。」
「张总监,我和同事到一旁讨论一下。」听到这个数据,薛化微笑着说道。
「可以,薛总请便。」
薛化点了点头,随即拉着副总和几个员工,来到距离二十几米之外的一处桂花树下。
副总小声说道:「薛总,按海陆丰公司提供的数据,10万箱电池箱,每年可以发电3亿度电丶产生0.9亿立方米沼气和35万吨有机肥。」
「一次性投资不高,哪怕是加上配套的土地和建筑物,一次性成本也不算高。」投资部分析员同样小声说道。
投资部另一个分析员也给出了一连串数据:「3亿度电,如果按照电网给我们的价格,差不多就是1.5亿元;0.9亿立方米沼气,甲烷含量60%,相当于0.54亿立方米甲烷,按照平均用气价,差不多是2.16亿元;35万吨有机肥,哪怕是按照最低价的每吨150块钱出售,也价值5250万元。」
「也就是说,每年的理论价值在4.155亿元左右?」薛化一下子就获得了一个直观的结果。
然而其中一个分析员却摇摇头:「我们还需要考虑市场波动,以及生产之后,如何销售的问题,毕竟现在新能源上网审核非常严格,这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薛化也冷静下来:「有道理,不能只看收益,不看其他。」
副总也提醒道:「对了,这种项目肯定需要使用海陆丰公司的专利技术,他们肯定需要收专利费,如果按照海陆丰公司以往的模式,那他们大概率会要求我们每年都缴纳一定的费用。」
「嗯,这确实非常有可能。」薛化认同这个看法。
不过几人讨论二十多分钟,仍然觉得有利可图。
毕竟10万箱电池箱的产出,已经摆明在他们面前,考虑了各种风险之后,还是存在利润空间。
这种可以看到利润空间的项目,对于企业而言,哪怕是存在一定风险,他们也愿意拿钱投资。
海大集团今年得利于埃及塘虱鱼粉,今年净利润增加到了近60亿元,差不多是去年的300%。
因此薛化等集团高层,有了更大的底气,但是他们也看到了养殖产业的潜在风险。
主要是国内各大养殖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养殖规模,这会加剧养殖产业的内卷,从而不断压低养殖的毛利率。
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潜在风险,薛化认为必须慎重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也要学习海陆丰公司,不断扩大公司的产业类型,通过多元化经营,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一直关注着海陆丰公司的薛化,前段时间发现了海陆丰公司大规模注册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相关专利,其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数量,在短短半年左右,就飙升到了377个之多。
紧接着十一月底,就宣布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第一个实验项目试验通过,并开始给海陆丰公司在公平镇的产业进行供电。
当时薛化虽然不知道这个技术的具体情况,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海陆丰公司的每一个投资都是技术成功之后,才快速铺开的。
这是因为江淼之前的表现,让薛化下意识认为这个项目十有八九已经成功了。
在浏览了海陆丰公司注册的专利,林书雅发表的相关论文之后,他就觉得这个技术对于养殖产业而言,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优化。
正苦恼如何多元化经营的薛化,这才急匆匆带人过来公平镇考察。
和副总等人讨论之后,薛化下定决心:「我打算先投资高州生物燃料项目,不就十亿元嘛,就算是损失了,公司也承受得起。」
「我也认为值得一试。」副总自然不会反对,倒不是他溜须拍马。
毕竟副总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股份比例还不小,不需要溜须拍马,他赞同薛化的决定,是因为看到了这个项目的美好前景。
投资肯定有风险,但这也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如果可以躺赢,那谁不想,可惜这个世界就没有这种好事,至少民营企业没有这种好事。
薛化等人完成内部的讨论,便再次找到了张海涛。
「哦?贵公司真的打算投资?」
薛化点了点头:「是的,我们打算在高州养殖基地旁边,投资一个生物燃料生产基地,除了土地和基建,其他配套设施就交给贵公司承包。」
张海涛笑容越发难以压抑:「薛总,我们到办公室详谈,外面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