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又看向李奕。
虽然说占领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易如反掌。
但他得到消息,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还有不少人。
他需要锻炼一下李奕。
裴璎是李奕舅舅,虽然统兵能力一般,但李瑄的小时候玩伴裴胄能力非常不错,可以指点李奕。
而且还有参谋丶幕僚随行。
「儿臣领旨……」
李奕一阵紧张后,赶紧领命。
他明白父亲的心意,知道这是父亲对自己的考验。一定要完美地解决此次任务。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传令马都督,率领麾下进军库法后,转道耶路撒冷,进入埃及地区。哈马丹丶巴斯拉丶波斯波利斯方向的粮草,尽快沿着行军路程运输。以金币丶银币为代价,招募波斯农夫,鼓励波斯士卒充当后勤,为大唐运输粮食……」
李瑄又向天策府的属吏吩咐道。
他一直强调。
与大食帝国的战斗,是后勤之战。
大唐能使后勤平稳,则此战必胜。
后勤中断,则只能铩羽而归。
所以李瑄会先把不稳定的波斯干掉,整合波斯的力量。
建立以战五渣的波斯军队为主的后勤部队。
波斯军队中的勇士,已主动参军大唐。
而剩下战斗素养不高的士卒,见有第尔汗(银币)拿,也乐见其成。
波斯百姓更高兴,大唐士卒这麽猛,天可汗天神下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被伏击的概率非常低。
只要帮大唐运输粮草两年,比种地十年都强,还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而且有的波斯百姓非常感激天可汗的恩典。
属吏领命后,离开斯巴达,向巴斯拉方向的马璘传达命令。
「伊拉克地区丶巴斯拉地区虽然凋零,但还是有不少大食人留下,还有一些非大食人。两河流域耕地无数,土壤肥沃,要安抚好这些原住民。我们大唐想控制这里,必须依靠这些原住民。我们要毁掉大食的寺庙,打击大食教,拉拢两河流域的原住民,使他们归于王化……李侍郎丶关侍郎,你们来主持这件事情,我会派遣会大食语的翻译跟随你们。」
李瑄又让兵部侍郎李国贞和户部侍郎关播来安定新占领的地区。
此西征时,李瑄带了一些文官,正好派上用场。
大唐官制改革以后,礼部设立翻译司,培养精通罗马丶大食丶波斯丶回纥等等诸多语言的官吏。
大唐也不可能一味从中原移民至地中海。
先不提代价。
太远了!
最好的办法,是从西域丶河中地区,迁徙一部分汉人百姓。
给他们更优渥的条件!
然后将军人家属,迁徙至西亚丶波斯。
工业革命若开始,大唐要倾国之力,修一条从洛阳到地中海沿岸的铁路。
如此,大唐才算控制这里。
当前西域丶河中地区,还要源源不断地迁徙想要追求更好的汉人百姓。
「臣等遵旨!」
李国珍和关播领命。
「启奏至尊,我们所在的巴格达,意为神赐之城。此名不吉利,请至尊改名。」
礼部郎中杜环站出来向李瑄奏请道。
神赐之城。
神,肯定是大食教的神。
李瑄在消灭大食教对西亚的影响,如果还采用神赐之城,有些不伦不类。
而且非常不利于大唐的统治。
「朕有考虑。不仅是巴格达,耶路撒冷丶大马士革丶库法丶巴斯拉丶哈马丹丶波斯波利斯,甚至波斯的诸多地名,以及山川河泽,都要汉化。待战争结束,就对这些地名进行重新命名……」
李瑄缓缓回答道。
将来这里的地名,既有纪念远征的英雄,也有由大唐定义的西海。
地名也是传播文化的一部分,要让移民来的汉人有认同感;让归化的胡人有归属感,让他们后代子孙,忘掉自己先辈的民族,使华夏民族成为铁板一块。
「至尊英明……」
文武百官一起拱手。
大食帝国和波斯王国的地名,对他们来说太别扭了。
不仅难记,读起来还不顺口。
李瑄带领文武官吏参观整个巴格达王宫后,让文武官吏暂且去休息。
廖峥嵘告诉李瑄,有一些地方的部落首领,准备向伟大的天可汗进献珠宝。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大食人倒了。天可汗君临两河流域,他们需要臣服。
李瑄为了稳定,会暂时接纳这些首领。以后有一百种方法对付他们。
而且这些首领挺老实,匍匐在李瑄的脚下,如同膜拜神灵。
大食人的贵族丶王室要麽逃跑,要麽被抓丶被杀。
在两河流域释放数不尽的耕地。
大唐有这些耕地,就可以拉拢原住民。不必受制于部落首领。
李瑄对部落首领的要求很简单。
第一,废除大食教,改学汉字,学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第二,在未来十年,为西亚的驻军提供粮食,作为税收。把吃不完的粮食,多馀的牲畜,全部卖给大唐的都护府。
这些土着首领哪敢不答应。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已经死于天可汗之手。
安拉救不了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救不了大食。
显然,他们认为天可汗才是真正的天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