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延年宫,徐青松了口气。
他深知,任凭老皇帝再如何玩弄权术,至少在大局上还是看得清楚的。
朝中许多大臣,都只为自己的门户私利考虑,看不到长远的后果。
在这个时代,技术很难被封锁,南方的火器,北方很快就能学过去。
而且慕容太师绝非平庸之辈,再加上黑山老妖在幕后支持,若是真让对方占据北方,那大虞朝可就真的陷入被动了。
这对大虞朝国运的损害,更是难以估量。
本朝太祖最大的功绩,便是让分裂数百年的南北重新统一,若是在他和老皇帝手中,再次出现划江而治的局面,那他也枉称文曲星,老皇帝更谈不上是什麽中兴之主了,他们之前的功绩,都会沦为一场笑话。
徐青自然绝不容许这种情况出现,
徐青径直来到临时内阁,召集众人,准备先开个小会。
他虽然不是名义上的首辅,可回来之后,乾的都是首辅该干的事。
只要皇帝不反对,他就能牢牢掌握事权。
当然,老皇帝也不打算给徐青首辅的名分。
对此,徐青并不在意。
尧舜禹上位的历程很简单,那就是得人心,人心所在,才是权力所在。名位若是没有人心的支撑,那便是无源之水丶无本之木。
眼下可不是和老皇帝争名位的时候,双方现在更像是「二圣临朝」,如同前朝天后掌权,皇帝隐于幕后,天后走到台前,干着脏活累活,却也逐渐大权在握。
「大一统的路线要坚持百年千年,不可动摇,这是基本国策。眼下民间许多声音,有意分裂南北,这是本侯绝不允许的。」
徐青看向礼部尚书程光,继续说道:「程大人,这等风气不可滋长。本侯要求,礼部从现在开始,将所有涉及这些言论的报房尽数查封,一个也不能放过。
除此之外,但凡有民间士子提及此事的,一律革除功名。」
「啊,革除功名,会不会处罚过重?」程光虽也看不惯这种分裂言论,可听到徐青的命令后,还是不禁为之胆寒。
徐青微微一笑:「我会请陛下立马再开一场恩科。」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南直隶别的没有,就是想做官的人多得像泥鳅一样。」
程光暗自叹息,他心里清楚,有的士子未必是真心想分裂南北,无非是盲目从众附和罢了。
而且徐青对士子动了真格,往后在士林的名声怕是会差到难以想像,以后肯定会有民间野史狠狠地编排他。
这种后果,徐青自然清楚,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当真是大丈夫!
徐青又看向陈复,下令道:「陈大人。我需要你尽可能地将大军的军粮草补足。限期一月之内。」
「一个月吗?这样的话,等大军开拨北上之时,恐怕京师都已经被攻破了。」
「破了,再夺回来便是。」徐青神色淡然,语气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复心中一凛,恭敬答道:「是。」
「严山,复社中若有此等分裂言论的,一律开除,交给朝廷发落。」
「唯。」
「霍阁老,督察院的言官也不能闲着。分裂南北,实是有损天下大义,我希望督察院的言官们站出来,将大义之事说清楚。」
霍景瞧着徐青锐利如刀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竟半点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应道:「是。」
这一次,徐青在这件事上没有像以往一样和稀泥,或是用利益去诱导大家一起做事。
他果断地挥起了屠刀,而且不是先对外,而是向内。
南直隶许多人都想不到,徐六首,当世冠军侯,回到应天府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对他们这些南人动刀。
一时间,整个南直隶都因徐青的这一系列举措而震动,
徐青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南直隶顿时风声鹤。
礼部的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出动,对那些传播分裂言论的报房展开了雷霆查封行动。
一时间,应天府的大街小巷上,时常能看到官差押着报房老板匆匆走过的身影,往日热闹的报房如今大门紧闭,一片死寂。
那些被革除功名的民间士子们,有的捶胸顿足,懊悔自己一时口快;有的则心存侥幸,试图四处求情。
然而,徐青的命令如铁一般,没有任何人能改变。
有许多士子不服从,主动反抗,结果是全家被连累,直接被抄家。
陈复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他一边要协调各方资源筹备军粮草,一边还要应对那些被抄家的士子家族的求情与背后人情关系的施压。
复社内部,严山也在紧张地清查着。
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亲自带领着复社的骨干成员,逐一审查每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角落,但凡发现有成员附和分裂言论,便毫不犹豫地将其开除,并扭送至朝廷。
霍景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召集了督察院的一众言官,向他们传达了徐青的命令。
而且霍景这次一力支持徐青的意见,没有给言官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霍景很清楚,徐青这次刀刃是向内卷的,自己人都不放过,其他人要是看不清局势,怕是活不下去。
他也打内心服气徐青。
因为徐青真的是拿自己的声望来为天下人做事啊。
只此壮举,徐青无愧于当世圣贤之名。
霍景一个老年人,如今都因此热血沸腾起来。
更何况,他还是实打实的北方大地主出身!
言官们在霍景的严令下,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痛斥分裂南北的言论;有的则深入民间,通过各种渠道向百姓们阐述天下大义。
一时间,督察院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向朝堂,弹劾的对象不仅有那些发表分裂言论的官员,还有一些暗中支持这种言论的豪绅勋贵。
而在民间,徐青的这一系列举措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些原本支持分裂言论的百姓,在督察院言官们的宣传下,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
他们逐渐意识到,分裂南北虽然可能会让自己在短期内少交一些税,但从长远来看,却会给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徐青的做法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徐青的手段过于强硬,
侵犯了他们的言论自由。
这些人开始在暗中串联,试图寻找机会反抗徐青的命令。
徐青在自己办公的值房里处理各种政务。
他现在不怕这些杂事烦累,而且每每能抓住纷乱信息中的关键因素,由此抽丝剥茧,找出真相。
除此之外,他的太初魔在这段时间内,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
显然他如今的举措,对于自己的声望影响很大。
但另一方面,他身上的太始魔竟然增长了不少。
人皆有私心,勋贵豪绅如此,百姓也如此。
徐青很清楚,有时候必须要做一些得罪许多既得利益者的事。
哪怕其中有自己人。
更哪怕受国之垢,千夫所指,也要坚定走下去!
他的刀,既可向外,也可向内。
「阻我道者,皆可杀之!」
徐青无端地想起了黑山老妖。
在他看来,黑山老妖正是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