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青仙问道 > 第290章 天宫诞生,万寿仙朝的开端

第290章 天宫诞生,万寿仙朝的开端

第290章 天宫诞生,万寿仙朝的开端

徐青内心十分清楚,众生念头对于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是滋养太初魔炁的珍贵食粮,却也是毒害太始魔炁的致命毒药。

太始魔炁,无疑是他作为天魔的核心所在,恰似一段独特的核心代码。一旦缺失,他便会迷失自我,彻底丧失自主意识。

相较之下,太初魔炁虽在保持自我意识方面不及太始魔炁关键,但其功用性同样无可替代。没了太初魔炁,徐青所掌握的那些神奇神通将再无施展的可能,更别提凭藉「他化自在」去窃取他人的神通,更或者化生魔王护法了。

想到这里,徐青暗自庆幸,好在当下自己还没有被家家户户供奉画像。以他目前太始魔炁的状态,根本无法抵御家家户户参拜画像所产生的海量众生念头。

他轻轻叹了口气,做出了一个「大公无私」的决定:「以后必须限制个人崇拜。」

这次文昌帝君的画像事件,虽说只是打了个擦边球,暂时没出什麽大问题,但隐患已然埋下,不得不防。

不过,成功开辟出内天地,也算是收获颇丰,让他在修行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如今正值春耕收尾之际,徐青从南洋带回的高产作物在南北两方同时推广。

北方因粮食极度匮乏,对高产作物的推广动力极为强劲,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反观南方,情况却大不相同。仅仅在岭南闽南地区,这些高产作物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百姓们欣然接受并尝试种植。

然而在南直隶丶之江省一带,推广工作却遭遇了重重阻碍。当地百姓觉得这些高产作物口感欠佳,宁愿将其拿去喂牲畜。

加之这两个省份商业繁荣,远超其他地区,种田在普通人眼中已沦为末等营生。

甚至有地方豪族大言不惭地建议朝廷,多抓捕一些海外土着回来充当苦力,帮忙耕种田地。

还有不少普通百姓,因进入工坊工作,索性把田土租给从北方逃来的流民耕种。原来,如今一些经济发达的州府出台规定,只有拥有本地良民户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工坊做事。

应天府更是重新夺回了「京爷」的无上荣光,走在街头巷尾,处处都透着一股繁华与自信。

如今的应天人看向京师,眼神里都带着一丝不屑,仿佛在说京师就是个乡巴佬聚集地。

放眼整个大虞朝,也只有江宁人能勉强与应天人在气势和底蕴上一较高下。

但不久前,有官员提议将应天府和江宁府合并,理由是两地相距甚近,合并后能更好地整合资源。

这一提议瞬间点燃了江宁人的怒火,在他们心中,徐六首是江宁府永远的骄傲,应天府这是明目张胆地算计他们,算盘珠子都快蹦到脸上了。

江宁的乡绅们紧急聚在一起商议对策,他们怀着满腔的愤慨与不舍,联名上书朝廷。

这封上书言辞恳切,饱含深情,详细列举了江宁府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着重强调江宁在大虞朝独一无二的地位,坚决表示绝不能被应天府吞并。

信中还特意提及徐青这位从江宁走出的风云人物,称他是江宁的荣耀象徵,江宁府的独特性因他而更加凸显,不容任何人抹杀。

与此同时,应天府的官员们也不甘示弱,迅速递上了自己的摺子。

摺子中详细阐述了合并应天与江宁的诸多好处……甚至能为徐六首的改革措施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加速大虞朝的变法进程。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时间朝堂上争论得热火朝天……

徐青对朝廷上的这场争论兴趣缺缺,也乐得看这帮官员们争论不休。

在他看来,若是哪天朝堂上的官员们没有了争论,那才是真正危险的信号。

不得不说,人的立场往往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

如今的徐青,视角越来越接近老皇帝,下意识地喜欢看着手下进行派系争斗,而自己则充当那个掌控全局的裁判。

这种掌控感,让他内心深处涌起一种莫名的踏实感,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徐青前世曾读过《君主论》,他深知,在古代世界,一旦坐上君主的位置,往往会本能地朝着马基雅维利式的独裁者方向发展。

乾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类独裁者以维护统治权力为最高准则,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他们将权谋之术运用到极致,为了巩固权力,不惜采用欺诈丶暴力丶怀柔等各种手段。在他们眼中,善行与恶行都只是统治的工具,而非道德的准则。

甚至有人直言:「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更安全。」

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民众容易被利益驱使,且性情多变,因此需要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依靠道德感化。

他们擅长运用分化权贵丶扶植亲信丶控制舆论等手段,瓦解潜在的威胁;同时,也会不遗馀力地削弱强大的邻邦,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祸患。

并且,他们还十分善于转移矛盾,比如刻意制造外部威胁或者内部敌人,将民众的不满情绪转移,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

对反抗者,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施以残酷镇压;但对顺从者,则会展示出宽容的一面,以此塑造「恩威并施」的威慑形象。

徐青回忆起老皇帝的种种手段,发现他几乎完全符合马基雅维利式独裁者的特徵。

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大部分招。

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若是真的改朝换代,自己上位和老皇帝在位,对于天下人来说,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细细想来,还是有不同之处的。自己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至少未来饿死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且,或许还能通过合理的对外策略,提升大虞朝百姓的幸福感,尽管这种方式算是实实在在的「天魔行径」。

徐青也时常思考,如果没有老皇帝和黑山老妖的威胁,自己成为此方世界无敌的存在,在无人制约的情况下,自己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麽样子呢?

他努力想像,却始终无法勾勒出那个画面。

或者说,没有制约的善行,很可能会演变成滔天恶行,绝对的权力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但即便如此,他也无法刻意阻止自己变强,毕竟在这漫长的时光长河中,再强大的存在也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人活一世,能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何必纠结太多。

怀着这样的想法,徐青带着徐玄扈来到了天工院。

如今外界传言纷纷,说徐玄扈是魔童,会给人带来灾祸。

就连冯芜也曾一度将他关起来,生怕他闯出大祸,伤到自己或他人。

但徐青对待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深知吞噬万物精气是儿子的天赋神通。应该看作上天赐予的礼物,而非诅咒。

他温和地对儿子说:「吞噬万物精气是你的天赋神通,你应该去掌控它,而不是害怕它。别担心,有爹在你身边,什麽祸事都不用怕。」

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徐玄扈,不要害怕成为第四代黑山老妖,这或许是他的命运,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想要战胜宿命,终究得靠自己。

即便真的到了靠自己无法支撑的时候,还有父亲作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徐玄扈天真无邪,眨着大眼睛问道:「万一爹也靠不住呢?」

徐青自信满满地回答:「不可能。」

说完,又带着几分慈爱与严厉,要求小娃儿回去之后抄一百遍《道德经》,小小年纪竟然敢质疑大人,得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不得不说,第四代黑山老妖确实与众不同。徐玄扈学起东西来,比常人快上百倍千倍,过目不忘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他仿佛天生就有宿慧,任何经典只要看一眼便能融会贯通,修行对他而言,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轻松自然。

事实上,每一代黑山老妖的成长速度都十分惊人。第一代黑山老妖亦是十分传奇,他曾与写下《道德经》的老子论道,后来西出函谷关,还见过释迦牟尼尊者。

三代黑山老妖正是根据一代留下的珍贵信息,找到了释迦牟尼最后的去处——荧惑星。

此时的天工院内,雄禅也在。

大和尚早已得知释迦牟尼尊者在荧惑星留下内天地——大雷音寺的事。

对于雄禅来说,大雷音寺充满了无尽的诱惑。如果他想要突破至人仙境界,甚至进入更高层次的修行,大雷音寺无疑是他最重要的机缘。

然而,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抵达遥远的荧惑星。

因此,他十分需要天工院的帮助。为此,雄禅隔三岔五就会来到天工院,为「天宫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深知,一旦天宫诞生,便绝对有机会横渡星空,抵达荧惑星。

这座天宫,堪称旷世无双的机关法宝。为了施行天宫计划,方仙道几乎掏空了在南洋的所有相关底蕴。

而老皇帝对这个计划也是全力支持,天灵上人和顾老道则是这个计划的核心人物。

龙虎山丶崂山等修炼圣地,也纷纷出人出力,不遗馀力地推动计划的进行。

对于任何一个修道人来说,能够突破天罡大气,横渡星空,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都是一件无比激动人心的事情。

天宫一旦诞生,便有明确的目标规划。

第一个目标是突破天罡大气层,打破束缚,迈向浩瀚宇宙;第二个目标是登上太阴星,探索传说中的月宫是否真的存在;第三个目标便是前往荧惑星,探寻大雷音寺的奥秘。

这个计划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需要众人齐心协力,稳步推进。

当然,参与这个计划的人都十分清楚,百多年前,黑山老妖在巅峰时期,曾以造物主的境界横渡星空,成功抵达过荧惑星。

随着计划的深入展开,大家对黑山老妖的巅峰实力有了更深刻丶更可怕的认知,造物主的强大,简直超乎想像。

而且,黑山老妖并非第一个抵达荧惑星的恐怖存在,至少在此之前,释迦牟尼尊者就曾去过。

但释迦牟尼尊者也未必是第一个到达的。雄禅在大禅寺的梵语佛经里发现了一段记载,上面提到释迦牟尼尊者去往荧惑星,是为了追逐「老聃」的脚步。

由此推测,很可能老聃在释迦牟尼尊者之前,便已先一步踏上了荧惑星。

虽说大虞朝的古籍记载大多真假参半,九假一真,但俗话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大雷音寺在荧惑星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

如今,黑山老妖从大雷音寺带回来的晨钟暮鼓,已经交给慕容太师使用。这个转世的老怪物,已经不止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施展这两件法器。

推荐阅读: 序列:吃神者 巫风 大清要完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红楼之扶摇河山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 幻想图书馆 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从家族渔农到水德真仙 诡道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