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相此前知道太一被镇压,只觉得是个倒霉的失败者。可等他皱着眉一点一点艰难地看完了,才意识到太一不但是倒霉,还能称得上憋屈和委屈。
人既然是天地之间的灵气所化,也就是这天地之间的气运规则的一部分。于是无论怎麽修行也都在这规则之中,是绝对无法将其驾驭的,就好比一个人身上一条胳膊的力量,绝无可能比这个人所有的力量都要大。
但人道气运既然是在人族逐渐兴盛之后才产生的,于是就跟李业密不可分丶一同成长丶合二为一,也叫李业成为了这世上第一个可以超越规则丶驾驭规则的真仙。
李业成仙之后,便以东皇印封诰了他的四十三位最出色的弟子,使得他们也可以藉助人道气运超脱于某些规则之上,同样成为真仙。
五岳真形大帝,在业朝时被封为掌管天下山川的真仙;六渎玄冥大帝,则掌管天下的江河湖海;东君太阳大帝丶素曜太阴大帝,一同掌管天下时令;济慈保生大帝,掌管天下的五谷牲畜;昊天五官大帝,专司天下阴阳相合丶水火生克。
有了李业的封诰在身,他们这些修士也才得逐渐触摸规则丶驾驭规则,直至与规则融为一体。
然后,叫李无相觉得很憋屈的就来了——这世上的人道再怎麽兴盛,气运再怎麽强大,也是强不过世间原本就有丶维系天地存在的那些规则的。于是他这七位弟子最先修成了金仙,李业自己的境界反倒蹉跎不前,直至后来失了先机丶被联手镇压。
没有他,世上就没人能成就第二个真仙,他的的确确可以被称道祖——这种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弟子超越丶碾压的事,岂止是倒霉?简直就是憋屈!
不过这种前尘旧事,就只是叫李无相在心里嗟叹了一会儿。他在意的是,李业当初就是用东皇印给人封诰的。
那就是说,他练小劫剑经丶要修到元婴的境界时,似乎也可以通过东皇印来渡过天劫。
而那东西之前就在幽九渊的下界,似乎只有姜介才知道它的存在。
他被外邪上身丶见到了那东西的时候,孔旭也是见着了的,回来一说,宗里的人也就都知道了。
但是,李无相敢肯定剑侠们撤离幽九渊的时候没把它带走,因为当初他都是因为外邪在身才能见着那东西的,而崔道成和梅秋露他们的修为应该远远不及当时的外邪,别说拿,可能连找都找不到!
那麽,天劫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头绪了。接下来,就是地劫,也是李无相原本上天心派最想要搞清楚的事——幽冥地母!
之前在他身上的那个外邪,究竟是不是幽冥地母!
这一部分的资料他之前就已经瞥见了,但一直留到现在才看,就是因为他其实有点担忧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因为幽冥地母的来源——
世间灵气衍生出了活物丶尤其是人类之后,也就有了生死。
死亡也是一种规则,是天道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天道与世间生灵的灵魂密不可分,其实很类似李业与人道气运的关系。
又因为灵魂与活人相比虽然有些浑浑噩噩,可毕竟还是有神智的,这许许多多的神智聚集在一起,也就演化出了幽冥地母。起初它是介于有灵智与无灵智之间,只凭藉本能掌管世间的生死轮回,更确切地说,这种「本能」即是「幽冥地母」。
李业成就真仙之后发现了它,在与它慢慢接触之后,开启了它的灵智。
幽冥地母既然本身就是气运,也就不需要修行。但李业叫世间人道昌盛丶定下许多的规则和礼仪教化,这些东西也就直接影响了幽冥地母的神智,叫它也变得越来越像人。而世间所有人都奉李业为帝,于是这种认识也影响着幽冥地母丶叫它同样向李业臣服,成为他的弟子之一。
看到这里的时候,李无相意识到幽冥地母这东西的似乎与世间别的气运丶规则都不同——它是可以被塑造丶改变的。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族群是什麽样子,似乎它就是什麽样子。
所以,之前在幽九渊的外面看到幽冥地母奄奄一息丶似乎苍白腐烂,就是因为如今人道不再昌盛了吗?
那它应该是李业的铁粉啊,为什麽当初跟其他六位大帝联手镇压太一?
李无相就继续查看,慢慢探寻,好像找到了一种可能——
似乎是因为灵山。幻境里面的典籍中说,世上本没有灵山,是在李业成就金仙之后才出现的。那时候他正与如今这六位大帝争斗,虽然自身实力与对手是一比六,但门下弟子众多,在人数上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低阶的修士战死之后就要去往幽冥转世轮回,重新投得人身之后还需要前辈丶朋友接引才能继续修行,总是要耽误数十年的时间。
于是李业开辟出了灵山,叫修士在死后天魂直接进入灵山丶成为鬼修,也就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那时候的灵山与阳间并不像现在这样几乎完全隔离——癸阴真君可以在阳间开启黄泉路,成为两者之间的通道,方便灵山鬼修自由出入。
但这麽一来,李业与癸阴真君也就慢慢夺取了一些幽冥地母的权柄,相当于将其削弱了。而随着战事越来越激烈,世上的人心也开始分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幽冥地母的心智。
于是,在某一个节点,平衡被打破了——幽冥地母倒向另外六位金仙,投入了对方阵营。
李无相站起身,又在原地走了几步。
这麽看的话李业似乎出了个昏招……低阶修士的人数再多,应该也比不上一个幽冥地母的作用大,何必在那种时候叫盟友不痛快?
可对于当时的战事所有人了解得都不算多,也许那时候有什麽迫不得已的情况吧。又或者,李业也清楚幽冥地母是否忠于他并非个人情感和个人魅力所能左右,而取决于世上的人心向背。这麽一想,幽冥地母简直像是一颗放在身边的炸弹……他因此想要尽快将对方的气运都夺取到自己身上,可最终没有将夺权的进度把握好?
但无论如何,在所有对幽冥地母的直接和间接描述之中,它的形象似乎都与自己身上的那个完全不同。
幽冥地母似乎一直都是迟钝的丶平静的。这其实就很类似于一个国家——国家之内的每个人思维多变丶性情不同,但如果将他前世的所有国家都视作单独的人的话,就会发现那世上的两百多个「人」的性格其实基本都大同小异——
是一个极度利己,异常理性,但反应缓慢的巨婴。
而自己身上的那个外邪,高傲丶冷酷丶狡诈,似乎与幽冥地母的形象完全不同,最显着的区别,就是在它出现的时候总伴随着一种隐隐约约的贪婪,仿佛对什麽东西极为渴望。
而且关键是,幽冥地母还苟延残喘地「活」着,作为一个整体,它绝不可能进入灵山,就像一个人没法儿进入自己的体内!
所以,他身上的那个外邪似乎不是幽冥地母。
这个结果叫他觉得稍微松了口气。因为即便那东西是太一丶是另外六位大帝中的哪一位,他觉得自己都有一种复仇的可能性,虽然机会十分渺茫。
但如果是幽冥地母的话,要怎麽办?灭世吗?
李无相再次从地上站了起来,走到这山坡的边缘丶放松双手丶挺起胸膛,向着远处看。
太阳已经开始西倾了,上午时的薄雾散去,视野尽头的一切清晰可见。高处的天空是深蓝色,接近地平线处则稍稍有些发紫,而广阔的大地上,河流湖丶分散的村镇则被阳光映成了金灿灿的一片。
姜介死后的那几天,他对外邪痛恨得咬牙切齿,急切地希望找到缘由丶立即复仇。可现在这个念头变淡了,因为他了解得越多,就越意识到问题或许不在外邪丶不在六部玄教,而在于自己。
这世道跟他的前世不同,像是一个巨大的炼蛊房,几乎不存在什麽公义规则。无论他想要一头跳进这团巨大的丶为着终极权力而争斗的漩涡中,还是想要抽身而退丶冷眼旁观,都必须先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否则,只能成为漩涡中的枯枝烂叶丶永无脱身之日。
所以如果不能成为这世上的顶尖强者之一,复仇这种想法似乎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剑宗的债,他觉得已经还了,接下来,他要为自己打算了。
……
因为交代设定比较多,所以今天更个6000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