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老大老二没有动手,小弟先忍不住了
「江总,这段时间有不少人都在跟我打听公司的消息。」
「有些是单纯的想要搞清楚我们想要干什麽。」
「有些是似乎有点想要来我们公司上班。」
「还有一些人可能背后蕴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觉得公司在设备采购方面,需要想办法尽快的把设备拉回来。」
「我担心到时候中间有人搞事情。」
张少华这段时间非常的忙碌。
一家半导体企业从零开始,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是他加入岭南半导体的时候,已经带了好几名嫡系人马过来帮忙,也还是有点忙不过来。
每天汇总到他手中的东西非常的多。
如果只是单纯的忙碌,倒也没有什麽。
他担心的是有人会捣乱。
「跟你打电话的都是国内的各个半导体厂和科研机构吗?」
江辉倒是不着急。
岭南半导体横空出世,很多人关注是正常的。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影响不了岭南半导体的发展。
现在已经不是宝马汽车集团刚刚成立那会,做什麽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宝马科技投资的宝马汽车集团,如今是华夏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还直接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间接解决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问题。
再加上现在宝马汽车集团都已经被上级当成了改革开放的样板企业,更是不怕一般人使绊子。
当然了,人家要是拼着不要脸来恶心你,那还是让人有点难受的。
「是的,国内有点影响力的半导体工厂和科研机构,都在打听。」
「特别是734厂和1424研究所的人员,只要有办法找到我们电话的人,都忍不住打电话过来打通消息。」
「搞得我现在听到电话铃都已经有点条件反射了。」
张少华对于现在的局面其实还是挺满意的。
别看这几天的各种电话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也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些特别的体验。
那种被别人重视,被别人羡慕的感觉,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感受到了。
在以前的734厂,他这个副厂长分管档案丶工会等几个无关紧要的部门,影响力还不如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那种明明你的级别更高,但是影响力还不如人间爱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就像是外省的领导去部委办事,那麽你的级别比人家高两三级,人家要是不想理你,照样有各种办法让你难受。
关键是你还不敢去报复。
因为指不定下一次你还要到这个处室办事呢。
要是名声坏了,到时候人家有的是办法给你穿小鞋。
「人家找你打听消息,你就大大方方的把我们公司的待遇告诉他们。」
「只要是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我们现在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江辉这麽一说,张少华心中乐开了怀。
这是真的要把人事招聘权利下放给他啊。
虽然可能只是招聘的权利,但也影响非常巨大了。
「江总,那再有人找我打听消息,我就如实的把我们的福利待遇告诉人家了。」
「至于设备进口的事情,在产线正式修建好之前,我就先不说那麽多。」
「面对没事搞出事情出来。」
对于张少华的这个处理方式,江辉肯定没有什麽意见。
……
华夏国内很关注岭南半导体成立的情况,其实在国外也有一些企业在关注。
「总裁,华夏那边在半导体行业最近搞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它们最新成立的岭南半导体准备从美利坚引进4英寸的晶圆生产设备和3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设备。」
「将来不仅准备生产汽车等工业产品上使用的晶片,还准备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
「十几年前,华夏的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比我们国内还要高。」
「这几年有点落后了,但是如果他们奋起直追的话,还是有可能追上我们的。」
作为三星电子的市场部部长,金泰对全世界主要市场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情况都非常的关注。
特别是在东亚这边,高丽跟华夏丶东瀛丶东南亚等地的情况,他都是高度重视的。
得益于高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种大学和科研院所丶企业大力进军半导体行业,这些年他们的技术水平也是提升的很快。
虽然跟美利坚和东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已经顺利的超越了华夏。
三星电子作为高丽半导体企业的龙头企业,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发展。
特别是在内存领域,这几年国际市场上内存的价格在快速的下跌,但是三星电子却是一直在保持产能扩张的节奏。
最终三星电子完成了逆袭,从一个后来者变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半导体企业。
后世三星手机哪怕是丢掉了华夏市场,仍然也是全球销量数一数二的存在。
根本原因就是人家掌握了手机产业全产业链的东西。
从晶片丶内存到屏幕丶电池,人家统统都可以在集团内部搞定。
这种模式下的成本竞争力绝对是惊人的。
采取类似模式的就要数华夏的比亚迪汽车了。
所有的汽车企业里头,比亚迪汽车的自制零件比例绝对是最高的。
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自己生产,哪怕是一些不自己生产的也不完全是因为技术搞不定,而是有些不适合去投资。
比如轮胎和玻璃,各个汽车厂都不会自己去搞。
但是只要你掌握了话语权,多个轮胎厂和玻璃厂之间可以随便的切换零件,谁的价格低就给到谁来生产,最终成本也是完全可控的。
所以人家的价格能够一降再降,不断刷新大家的认知。
当然,也不断的背刺老车主。
「华夏这些年导入的半导体设备都是美利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技术肯定都是落后的。」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关注吧?」
李建喜刚刚成为三星电子的总裁,满心都是想要带着公司追上东瀛和美利坚的技术水平。
对于华夏那边的半导体企业,他还真不是特别的重视。
不过作为市场部部长的金泰,这一次却是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这一次的岭南半导体跟其他的华夏国企不大一样。」
「一方面人家是港城那边宝马科技投资的外资企业,并且它们的兄弟企业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顺利,挣了不少钱。」
「所以岭南半导体的发展应该是不缺钱的,可以大量的投入资金去追赶。」
「这方面的优势,甚至都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
「另外一方面,它们一开始就导入了华夏最先进的工艺设备,野心不小啊。」
八十年代的三星集团,还远远没有后世那麽的牛掰。
虽然它们已经开始涉足多个领域,但业务范围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国际贸易等方面。
此时,三星在高丽上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尚未达到后世那种全球领先的水平。
而到了后世,三星不仅在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还通过交叉持股丶赞助文化活动等方式深度介入高丽政治与文化生活。
三星的决策和动向往往能够引起高丽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的决策方向。
所以这个时期的三星,其实下定决心发展半导体产业,也是勒紧了裤腰带。
这几年逆势扩张内存产业,耗费了他们一个多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是很有压力了。
但是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一亿多美元,却谈不上特别大的压力。
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金泰对岭南半导体的成立是非常警惕的。
「这宝马科技很陌生啊,是港城的企业?」
李建喜以前的关注力都是放在美利坚和东瀛等地,很少去关注华夏。
这个时候的华夏跟高丽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呢。
但是听金泰强调岭南半导体的威胁,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态度。
他对市场部的专业性还是非常信任的。
这几年三星电子逆势加码内存行业,就是结合了市场部的分析。
认为只要挺过了这个困难的几年,后年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到时候有可能一两年就把前面几年的亏损都给挣回来了。
现在这个局面似乎面临一些威胁。
「是的,名义上是港城企业,但是跟华夏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我已经安排人去进一步的做调查,看看背后的股东是什麽情况。」
「如今宝马科技全力进军半导体行业,受到了华夏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他们的工厂奠基仪式,有许多华夏的官方人士参加。」
「今后的发展显然也是会受到官方的全力支持,这对我们来说,还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金泰快速的把自己掌握的情况跟李建喜汇报了一下。
岭南半导体刚刚成立,很多事情还不好说。
但是作为兄弟企业的宝马汽车集团却是有不少信息比较容易调查。
稍微了解了一下宝马汽车集团的情况之后,金泰对于岭南半导体的重视程度就提高了好几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