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袁树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因为特殊的地位和巨大的名望,太学生们也派遣了几名代表奔赴良庄求见袁树,希望可以得到袁树的帮助,帮助他们挽救被抓捕的同学。
而这个事情,三袁已经互相通过气了,要干预,但是不能带头冲锋,而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给王甫最后一击。
先把声势搞起来,把整个雒阳城内关于这件事情的舆论氛围炒热,把这件事情本身从「谣言」转变为「司隶校尉府打击太学」,将被害者的范围扩散到整个太学之中,散播谣言,说宦官将要对整个太学下手。
太学里多少官宦子弟就不说了,王甫和曹节也是急红了眼,居然不惜一切对太学下手,低估了如此造成的舆论影响,致使他们从最开始就陷入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只要舆论声势一起,流言传开,王甫和曹节必然慌乱,届时再通过袁赦的关系给王甫和曹节上一点压力,这个事情到最后估计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这件事情的起因与袁氏家族没有关系,包括袁树在内,所有袁氏家族的官员都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了解,不知道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亦或者,这个事情他就没有幕后黑手。
这就是一群太学生热血上头,被宦官们不打算合葬窦太后与汉桓帝的事情气着了,这才写下了那样的标语。
反正在袁树看来,以曹节和王甫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行事作风,他们被这样看待一点问题都没有。
哦,忘了,他们不可能有孩子。
之后的事情便也如同袁树所预料的那样,外界压力带来的强度一旦上去了,宦官们也就真的有点稳不住了,他们是真的有点相信这个事情或许就真的没有幕后黑手。
纯粹是他们名声太臭造成的。
再加上段熲那边刻意的不配合,王甫和曹节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幕后黑手的讯息。
无奈之下,王甫和曹节私下里商议,这个事情搞不好还就真的不能继续深究了,不然整个雒阳就要翻了天了。
于是在熹平元年九月初的时候,王甫和曹节不得不接受现实,决定妥协,让段熲放人。
不过在放人之前,王甫还是把段熲喊到了面前,对他好一顿斥责。
「之前做的那麽决绝,还真以为你能查出点什麽,结果什麽都查不出来,你真的有尽力调查吗?如果让我发现你没有尽力,你知道结果的。」
段熲心中不屑,脸上却还是古井无波的样子。
「没有的事情,怎麽查也是查不出来的,用刑也不能太过,打死了谁,惹了哪家官宦,您又要责备我不听指令,胡作非为,到时候,我又该怎麽办呢?」
王甫一听,十分生气。
「之前的事情你还在责怪我?那是你不听指令,你真的胡作非为,现在我让你做,你还不做,这是什麽道理?段校尉,你可别忘了,你的职位到底是谁给你推荐的,是谁给你保住的!」
「正是因为没有忘,所以我才尽心办事!」
段熲不满道:「我抓了那麽多人,得罪了那麽多人,难道不是因为尽心办事的缘故吗?!」
「你最好没忘!」
王甫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拿出一份竹简交给了段熲,没好气道:「把这件事情办好了,算你大功一件,你之前损失两千四百万钱,能办成此事的话,赏你五千万都算是少的!」
段熲一听还有这好事?
他有点疑惑,接过这卷竹简,打开来一看,瞳孔一缩,面色大变。
这……
还真要对他动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