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一夜烧成白地
街道上,
嘈杂依旧,寻常百姓在街道两旁,伸头观望,南镇抚司衙门的近卫士兵,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兵甲威风凛凛,出了衙门校场,急匆匆往南奔去,定然是出了大事,
京城百姓素来爱看热闹,
酒肆茶楼,邻居街坊,百姓更是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哎,怎么回事?皇城司的人一般可没这么着急过,现在急慌慌的往南去,怕是又有贼子作乱了。”
一位年纪大的老朽,穿着粗布麻衣,面容黝黑,叹口气将手中的汤碗重重一放,这年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而一旁另一位,稍显瘦弱的中年汉子,头戴方巾,皱着眉摇摇头,接过话茬,
“那也不可能,洛云侯的大军,前日刚刚南下,贼军眼线众多,几日后不可能不知道,依我看,应该是京城周围,可能出了变故,又不知是哪家匪徒作乱,要不然不会有南镇抚集结大军出城,这南镇抚司的人,谁不知晓。”
一说完,
原本有些安静的酒肆,忽然气氛热烈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在那猜测着,到底发生何事,
那些来得晚的,没有看见发生何事的人,都纷纷凑过来,听着一些“知道内情的人”在那夸夸其谈。
注意听到这桌说话的人,更是抱拳问道,
“两位仁兄,容在下问一问,京城周围能有什么事,这里可不是京南那个疙瘩窝,四下里那些泥腿子乱闹。”
说的那些泥腿子乱闹,在场的人都心里明了,说的就是那些造反的太平教和白莲教的逆贼,只因在京城,这些话不能明说,所以京城百姓闲聊的时候,就用了土话代替。
“是啊,京城尚有几十万禁军,还有皇城司近卫,加之兵马司那么多兵马,许些宵小之辈,不可能来此。”
一位后生,穿着轻衫,开口解说,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可惜,
有一位客商打扮的的人,摸了摸胡须,凑了过来,低声道;
“诸位,那可不一定,我听闻,前些日子,往京南那边的官道上,都是逃亡的百姓,而且大梁城的官道已经断了,”
其他的话没明说,可是周围的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官道被断,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大梁城快没了,
随之就是脸上的忧虑神色,带着心事用晚饭,各自离去,而角落里的二人,听完之后,喜忧参半,
“万升,立刻派人,想办法跟着那些人去看看,是去哪里寻人,我总觉得,会不会是楚教主派出的一路人马,北上中原腹地埋伏,想办法搞清楚,”
“是,大哥,我这就去安排,京城的事,大哥小心,皇城司那些朝廷鹰犬,现在和疯了一般,四下查找咱们的人,另外,听说不少江湖人,入了皇城司当官,此事定要给楚教主传个信,想个办法解决。”
万升脸色凝重,原本一些简单据点,现在都被皇城司的人端了窝,还有一次,在城东宅院里,和前来抓捕的皇城司的人交了手,明显用的招式,是荆南五湖盟的武功,这些江湖门派根本没有把太平教放在眼里。
气愤之余,总归是要解决的,却不知堂主骆飞摇摇头,道;
“此事容后再说,教内到了关键时刻,万不能分心,你也知道,教主做事太过霸道,灭了不少小门小派,兔死狐悲,江湖上的名声,罢了,你去吧,小心些。”
“是,大哥,弟去了。”
万香主低头离去,不留痕迹,只留下骆飞一脸的阴郁,也不知教主为何容不下其他门派呢,江湖奇人异事何其繁多,再这么下去,动了那些高门大派的利益,或许更加麻烦。
“侯爷,侯爷,快,上等参汤,今个一早,熬了两个时辰。”
营帐内,
张瑾瑜刚刚起身更衣,大帐外面,已经是人员嘈杂,都在收拾行装,想来外面的日头也不早了,
“嗯,端进来吧,对了,晋王那边怎么样了?”
随着门帘掀开,
兰月儿一身武服缓步走了进来,面容温润,白了他一眼,
“郎君先把参汤喝了,暖暖身子,殿下早就起了,用完膳之后,就在帐外巡视一番,季千户和段将军陪在身边,”
到了身侧,把手里一大碗参汤送了过来,里面竟然还放了不少红枣等大补之物,香味传来,肚子难免有些饥饿之感,
张瑾瑜伸手接过来之后,仰起头,一碗参汤喝下,腹中顿时暖流升起,流向四肢百骸,一阵舒爽传来,看着碗中还有半个人身,索性伸手拿出来,一口吞下,
宝药补肾,一点不假,
“什么时辰了?”
“已经到了辰时,宁将军接了书信,说是京营后军已经启程南下,所以,大营内士兵已经开始集结,”
放下碗筷,兰月儿已经进了内里,开始收拾一番,打了包裹,又把食盒里的肉菜端出来,放在桌上,
“侯爷,先吃饭,”
坐在桌前,张瑾瑜也不客气,拿起馕饼卷着肉,就送入口,心中还盘算着,三天后这一仗该如何打,禁军必定先到,自己紧跟其后,其实也没什么好盘算的,直接横推过去,打出个气势,先解了大梁城之围,然后,林山郡城就是下一个目标,就是不知,太平教那些人,又当如何应对?
正在用膳之际,
大帐帘子掀开,晋王周鼎已经带着夏雨等人进了帐内,寻见侯爷正在用膳,走到近旁,落了座,
“侯爷,今日行军,是否还如昨日一般,行军到半夜,孤觉得,既然省下安营扎帐的时间,不如多走一些时间,如何?”
周鼎也看出如此安排行军的好处,一天多走一半以上的路程,还不耽搁休息,那为何后面几日,不多走一路呢。
谁知,张瑾瑜几口把手中的肉吃完,拿过锦布擦擦手,摇摇头,回道;
“殿下,越往南走,距离大梁城越近,大军士卒前行,疲惫不堪,敌军以逸待劳,士气正盛,走路不难,但耗费兵卒体力,
所以,士卒休息最为重要,今日行军,一日路程,日落就停,然后在大营处休息,万不可疲军。”
此乃行军打仗大忌,别说普通士卒,就算是骑着马走,累的时间长了,那也想打瞌睡,浑身无力,人数再多,疲军也是无用,这点浅显的道理,殿下不懂?
“呃,侯爷所言在理,那为何不前面多累一点,到了近处,再多休息一些时间,这样一来,节省”
停下话语,也觉得自己的法子有些不对,万一有埋伏或者其他的,士卒疲惫,当不足以应对,脸色有些尴尬,遂闭口不言。
张瑾瑜又拿起一块肉放入嘴里啃,模糊不清说道,
“殿下,行军和打仗分不开,谁也不知前面什么时候遇上敌军,所以,每日行军,必须保证士卒体力,行军至晌午的时候,补充干粮饮水,休息半个时辰,皆是因此缘由,打太平教的人,不能急。”
想了想,王子腾之所以兵败,就是因为他行动太迟缓,如果直奔林山郡,控制城池,城中官员是人是鬼,一目了然,何来最后拼死突围之举,
可惜,
王子腾生性谨慎,迟疑不定,加之贼军奸诈,不明不白的败了,而这一回,兵贵神速,先吃下大梁城下贼军,
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城下那些贼军少说也有太平教的精锐在里面,拿下那些人,后面郡城就好打了。
这样一想,先锋禁军那五万人马,可就不够看的了,所以围而歼之,要的就是人数,遂抬头喊道,
“来人啊,迅速派人传令,命禁军右卫统领和孝成,减慢行军速度,和中军行动保持一致,不可提前南下,若是先一步到大营,就地休整待命。”
“是,侯爷。”
门外传来脚步声离去,这番军令,让身边的晋王殿下不明所以,走之前好像是说让禁军快速南下,先行一步到大梁城,如今反而改了军令为何?
“侯爷,您这是?”
先锋军不都是提前走在大军前头,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怎么不让先走了,
张瑾瑜微微一笑,把头转过去看向一脸疑惑的晋王,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