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家父李隆基 > 第190章 赐名

第190章 赐名

第190章 赐名

「人走了没有?」

朝会刚刚结束,李隆基便召来吴怀实询问。

实际上也不用问了,既然吴怀实都回来了,那就说明走了。

吴怀实点头道:

「清早出的城,期间没有与任何人见面,盖擎正在搬家,他要住进河西进奏院。」

对此,李隆基倒是并不意外,因为盖嘉运还是希望河西与他之间传信通畅,

那麽进奏院肯定得信得过的人坐镇。

在盖嘉运心里,没有比儿子更值得信赖的。

你比朕有福啊,儿子只会帮你分忧,不会给你找麻烦。

他昨天派吴怀实传的旨,而且明说了,不必向朕辞行,尽早返回凉州,以免延误军事。

尽早两个字,只要是皇帝说出来,那就是当天或者第二天,绝不可能第三天盖嘉运领会了,所以连夜收拾行装,他与幕僚心腹先行离开,在路上与大队人马汇合。

李隆基这段时间一直在参加朝会,但是时间非常固定,不超过一个时辰,过后,官员们该去右相府的去右相府,剩下的各回本部。

毕竟李林甫和李适之已经斗起来了,他要控场。

「十八郎交构裴耀卿,到底是从哪传出来的?」李隆基看向高力士道。

高力士去哪能知道这些?我天天伺候你已经累死了,哪有功夫过问这些,于是他又看向了吴怀实。

吴怀实一愣,别看我啊,我也不知道啊。

身后再无人可推,吴怀实只能是硬着头皮道:

「风闻奏事,是御史台的事情,奴婢以为,当下的形势,御史台不会认真去查。」

事情牵扯裴耀卿,李适之恨不得裴耀卿完蛋,自然会放任言论传播,连累李瑁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现在都已经焦头烂额了,哪顾得了别人。

高力士皱眉道:

「裴耀卿已经主动请辞,那麽就可以查了,这种事情,圣人要心中有数,你去办吧。」

「是,」吴怀实先是答应了一声,随后又问道:

「敢问高将军,明着查,还是暗地里查?」

李隆基忍不住皱眉道:

「明着查,你能查出来?这不是打草惊蛇?」

「是,奴婢知道了,」吴怀实退了出去。

李隆基的做事风格就是这样,想做什麽事情,先以隐晦的方式透露给下面,

让下面人能够猜到他的心意。

这样一来,就会有人主动帮他解决这个麻烦。

有人揣摩出,他要罢免裴耀卿,于是裴丶李二人交构,便在长安传开了。

当传到某种程度的时候,这件事就会被摆在台面上。

而裴耀卿先一步出招化解,算是了结了李隆基的心事,那麽这件事便没有必要继续放大。

因为放大了就是一桩烦心事,李隆基现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他又很想知道,是哪个机灵鬼这次猜到了他的心意。

「李林甫今日奏请彻查此事,还牵扯什麽巫蛊之术,还牵扯郭四娘肚子里的孩子,」

李隆基双手放在暖炉上烤火,笑道:

「你说,他是被谁怂的?」

高力士取来一些木炭,随时准备往炉里添柴,闻言笑道:

「不是裴耀卿,就是十八郎,右相的心思都在国政上,轻易不管这些闲事,

圣人明鉴,看样子是有人肚子里恋着火,想要找人算帐啊。」

李隆基微笑道:「这就是朕为什麽没有答应他,此事到此为止,朕知晓就可以了,旁人不必知道。」

高力士点了点头,转移话题道:

「王妃快要临盆了,宫里按例要派宫人伺候,太医署也要时常探视,以确保王妃安稳的诞下我皇嗣血脉,奴婢听王卓二人说,王妃似乎认定了肚子里怀着的是皇孙,圣人是不是可以准备赐名了?」

李隆基听到这里,先是沉吟片刻,随后问道:

「力士觉得,十八郎的孩子,要不要送去百孙院?朕的那帮儿子不安分啊,

自打十八郎出嗣,他们便总是以各种藉口外出,蠢蠢欲动。」

高力士一愣,赶忙道:「不合适吧?虽然这麽一来,能让皇子们安分一些但十八郎肯定不愿意。」

「朕何须他愿意与否?」李隆基双袖一卷,托在膝盖上,道:

「就这麽定了,是儿子,百日之后直接送进百孙院,朕会派专人抚养,女儿的话就不必了,他自己养着吧。」

大唐重男轻女的风气,在整个历史上都算是轻的了,但是老六李璃曾经对自已怀胎十月的妻子元氏说过一句话:生女儿自己养,生儿子一起养。

可见此风气还是根深蒂固啊。

高力士叹息一声,无话可说。

他知道,圣人还是担心隋王在外面太跳,不好控制,手里握着你儿子,你能跳到哪去?

交构裴耀卿,这件事是完全可以办了李瑁的,因为李瑁确实与裴耀卿关系匪浅。

只不过圣人不愿意掀起这麽大风波而已,说白了还是看形势,十八郎再张扬,人家没有卷进党争,这叫无形无势,所以有人扯出裴耀卿,就是想将十八郎扯进形势当中,结果人家裴耀卿也退出了。

那就无所谓了嘛。

「使人侵然如乡疾风,不能息,俗作优,若是儿子,便叫李优吧,」李隆基淡淡道。

高力士的文化程度还没高到这个地步,他不懂这个字的意思,只是赶紧取来笔墨,请李隆基写下这个字之后,只觉得此字极好。

既然有个爱字,那肯定很好,而皇孙们这一辈,又都是单人旁。

「好字啊,奴婢这便派人送进王府,」高力士笑道。

李隆基古怪一笑,摆了摆手:

「去吧。」

给皇孙赐字,也是有流程的,叫做赐名制。

唐朝不称诰,而称制,其实是一个意思,意为上告下,也有告诫丶劝勉的意思,比如《诫宗属制》。

那麽肯定要经过中书省,中书省这帮人的文化程度,那就相当高了。

韦陟丶萧华,以及那位最会写材料的孙渺,见到这个字之后,脸色铁青。

单人旁的字那麽多,为什麽偏偏选了这个?

「圣人是深思熟虑之后,选的字吗?」韦陟看向高力士,问道。

人家这个问句就很有学问,如果是深思熟虑,那麽这个字就改不了,如果是临时起意,还有挽回的馀地。

这不是一个好字,这个字非常复杂,寓意很多,但其中有一层意思:令人紧张丶担忧丶模糊丶看不清楚。

爷爷给孙子起这个字,不合适的。

高力士从三人的表情中,也看出一丝不对劲了,皱眉道:

「圣人言,使人侵然如乡疾风,不能息,俗作优,这个字有什麽问题吗?」

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这个字改不了了。

因为圣人都将这层含义给你捅出来了,什麽意思,仿佛置身于疾风之中,一刻不能休息,这不就是紧张吗?

也有模糊和不确定的意思。

那麽圣人的心意很明了了,他对这个孙子的诞生,不满意。

萧华脸色肃然道:「要改,不能用这个字。」

「圣意已定,你怎麽改?」韦陟面无表情道。

孙逊则是看向高力士,道:

「这个字不太好,还是请高将军拿主意吧。」

高力士面无表情的端坐着,一言不发。

三人都看不透人家到底在想什麽,就这麽安安静静的等着。

以高力士对圣人的了解,这个字恐怕是改不了了,因为圣人多半是想了很久,今天才会这麽利索的脱口而出。

也就是说,这个字,圣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警告十八郎。

可是名字是要伴随人一生的,还未出世的孩子,就给取个劣字,实在是太过冤屈了。

「你们等我消息,暂时不要拟制,」高力士起身道。

萧华点了点头:

「高将军放心,没有您的消息,我们不会动笔。」

送走高力士之后,萧华眼神复杂的看了韦陟一眼,但他什麽都没有说。

中书省不是没有拟过劣名,相反,还很多,因为取名字本来就包含着圣人对某些人的态度,有些态度不能明说,那就通过其它渠道。

赐名,基本上等同于圣人对某人的态度,比如刚死的那位李守礼,他的名字,就是武后对其的态度。

但这次不同,这是你亲孙子啊。

花萼楼,

想要争取一下的高力士,还是胆怯了,他话还没说完,李隆基只是瞪了他一眼,他便退了。

高力士知道那个眼神是什麽意思。

李瑁今天不在家,当他傍晚回到王府的时候,只见郭淑的眼睛已经哭肿了。

同时在堂内的,还有王府文学裴迪,王府东阁祭酒严迪,一个是文坛元帅张九龄幕僚出身,一个是进士及第,这俩人是王府内文化程度最高的。

裴迪叹息一声,将中书省送来的赐名制递给李瑁,道:

推荐阅读: 断绝关系后,我继承了镇北王 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苟在异界问长生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我不可能是剑神 赝太子 火德仙族 你这秘境游戏绝对有毒!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大唐好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