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章写到了没有批评余地的程度了?
那么多漏洞,没有可写的东西吗?
我当即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就聊聊方星河的《青春》一文,可以夸,也可以批评,但要实事求是。
半个小时不到,作业就交齐了,学生们都说很简单。
学生们也让我讲一讲,我摆摆手说我就不讲了,没什么意思,这文章还没到那种级别。
大家都笑,然后班长说那我做个汇总吧,回头您看看怎么处理。
我也没什么好处理的,直接就发给了烈山,我说你看着办,结果当天晚上就通知我原文刊登,只是要求我再添两句话梳理一下前因后果。
前因后果就是这,我也懒得组织语言了,就用潦草对潦草吧。
《对方星河青春一文的诸多批评意见》
一,文字粗糙。
方星河使用文字的能力很差,基本上就是那点常用字和常用词,导致青春一文的文字极其不耐琢磨,一目十行的扫过去,通篇都是口水话,很没有意思。
二、文风刻意粗野。
和第一点有着极大的关联。
因为文字能力差,所以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脏话,刻意制造这种看上去非常粗犷野性的文风,但实际上,这种文风缺乏必要性地域性和阶级性,非常亚文化,属于混混小圈子里日常充斥着的常规低俗。
方星河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早已习惯了那样的表达风格,这非但不高级,反而有一种小孩子刻意模仿黑道大哥的可笑。
三、核心论点大谬。
取悦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当然。
但是小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的尊敬信赖听从,是否应该被扭曲为取悦?当然不行。
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特别荒唐,而且恶毒。
我到现在都在‘取悦’我的爷爷奶奶,即使他们的某些要求明显没有逻辑,我仍然好声好气的哄着他们,这是中华文化里最重要的核心品德,孝顺。
可是在方星河笔下,如此美好的情感却成为了批判对象,可见此人是何等的自私自利。
四、论据缺乏说服力。
方星河把矛盾的重点嫁接在父母老师长辈身上,试图证明什么样的人值得取悦,什么样的人是‘不正确的’,撇开思路本身的偏颇不提,论证过程也错漏百出。
其中的核心观点是:某些固定句式,比如饭和盐、路和桥,压制了孩子的天性。
这怎么能够当做证据呢?
任何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在青春期结束之前那旺盛的精力,大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你耐心给他解释一个问题,他还有100个问题等着你,等你把100个问题都解释清楚了,回头他已经把前面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下一次还要拿来重新问你。
这种情况,有其深刻的内生逻辑。
即:青少年,受限于他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在大部分复杂问题上不具备很好的接受能力。
你给他们讲深了完全没有意义,这是多少父母亲自验证的事实!
我作为大学教授,给一群成绩很好的高材生讲题都感到吃力,那么简单的东西他们都经常理解不到位,更何况年纪更小的青少年?
大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人也会感到很累,所以很多时候都只能先敷衍过去,这不是不爱,更不是什么规训,这是一种生活对教育的妥协……”
看到这里,方星河的眼睛忽然一亮。
这教授有点东西啊!
歪理中夹着正理,装逼中夹着心机,看上去可比宋租德之流难对付多了。
很好,就他了!
方星河当即给副台长打电话:“您看了今天的南日没有?看了?那好,那位教授和他的学生,能不能请来做观众和嘉宾?”
副台长当场被惊得满脑门冷汗。
祖宗嗳,你非得挑那么重量级的去挑战吗?
那可是北大的教授和学子啊,我TM想都不敢想!
“怎么,有难度?”
“那倒没有,我想他们应该很愿意来。”
副台长心想,我是怕你有难度,到时候再玩砸了,丢个大人……
“但是,你非得……找那么专业的对手吗?”
“咦?”方星河奇怪了,“对于你们电视台而言,节目精彩还不好吗?”
“好是好,可是咱们不能只要效果,也要注意结果啊!”
副台长真的是苦口婆心了,甚至不惜把深层的东西摊开来讲。
“咱们省在文化方面历来弱势,土匪倒是出的多,每个市都能匀到三两个,可是像你这种年轻的文化力量打建国起就是独苗。
小方,我实话跟你讲,咱们东北是下岗重灾区,也是被南方抹黑的重灾区,更是文教话语权的荒漠沙丘。
你那篇命运采访一出来,我们口的领导就拍着桌子喊了好。
再加上后面的读书附加值,整个一条线上的领导都对你非常欣赏,所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就是你不用急,慢慢来,虽然咱们省在这方面力量有限,但是愿意花很大力量保护你,懂吧?
台里肯定是想要收视率,成绩嘛,谁都想要。
但是也要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平白给你制造压力。
你想搞那么大,我……”
“您做不了主是吧?”
少年清冷的声音一传来,副台长舌头都差点气打结。
我讲了那么多重点,合着你就听懂了一个我做不了主?!
正气着,便听到方星河又道:“那麻烦您申请一下吧,他的某些思路,正是我限于篇幅没有阐述清楚的内容,我还挺想和他探讨下去的。”
“啊?是这样吗?”他楞住了。
“嗯,而且这个人写文章很有迷惑性,不把他干倒,恐怕还有好多傻子搞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扭曲概念歪曲事实。”
“那……”副台长犹豫了,“我真去申请了?”
“放心请来吧,正常对线,不管是动嘴还是动手,我就没怕过。”
那是,小方擅用刀,大方擅用键,合称刀键双绝。
这个年月的人,恐怕是懂不了他的含金量。
事情就这样初步定下了,方星河一边修改二稿,一边进入第二个磨剑期。
而舆论的发酵,一天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