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影视行业穷得一批,待遇跟港台相比,差距大到离谱。
不提李莲杰和房龙那两个域外天魔,下面一级的港台巨星也是国内演员摸不到的天花板。
方星河一个真维斯广告的收入,够内地一线演员苦干三年,简直离谱。
但是谈钱根本没有意义,方星河心里只有粉没有黑……啊不对,只有粉丝没有Money。
只想赚钱,我去经商多好?
影视角色的感情投射机制,是唯一能够实现大规模虐粉、大剂量产生星光的途经,不可能放弃的。
文字的上限太低了,电影高一些,电视剧更高。
所以他必然要死磕影视行业,最多就是在榨星光的时候多给内娱观众们带来一些好作品,顺便整顿一下行业罢了。
当然,这个理由不能说出口,所以他又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
“中国青少年的意见领袖,好大的威风!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当,但是绝对不能一直当。长期在节目上输出观点什么的……我个人感觉是过了。”
话音落地,席间顿时一片寂静。
这帮子都算是领导的文人,脑瓜子里嗡嗡的,被小朋友的清醒理智和犀利给穿了心破了颅,一时之间真不知道怎么回应了。
还是那个原因——同样的话,在30岁的嘴里说出来,和从14岁的嘴里说出来,温度是不一样的。
只要是没见过这号妖孽的人,谁听谁迷糊。
“额……”
最积极的金社长卡壳了。
但是另外几位副台长马上热情起来,笑意真实了很多。
方星河摆摆手,主动给所有人台阶:“不聊这个了,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我需要先经历,再抒发,搞影视跟搞文学多互补啊,是不是?”
态度坚决,又在理由上给他们留足了余地,于是大家不再多劝,收拢话题,转头聊起节目里的表现。
“我跟你们讲,等到节目一播出,整个舆论界都得炸!”
谢戎眉飞色舞的跟他们吹牛逼,何总、金社长、陈总编和李红等人都没有看到现场,闻言追问个不停。
“我去看了,坐在后面角落里,真精彩。”
很叫人意外,张校天居然亲自去参加了节目,跟个伏地魔似的蹲在草丛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陈丹轻那个装逼犯,出国之前指天骂地的,发誓一辈子不回来,你们没经历过,不知道他有多狂。
我是真没想到,他会忍不住回国,更没想到,他精心挑选的回国试探,居然叫小方给一炮轰成了碎渣。
小方啊,虽然你做节目的风格实在太……那个什么,但是这次还真就骂对了,陈丹轻肯定能找到小圈子愿意接纳他,不过反感他的人更多,等着吧,这次夸你的声音,恐怕会很大很大。”
“哟,还有这种意外收获呢?”
杨欣喜不自胜,为偶像感到开心。
至于其他人,愈发好奇,纷纷追问是怎么骂的,进而又聊起出国好不好混的问题。
方星河仔细观察着众人的神态,渐渐的,摸出点底了。
何老是老革命,对米国极其不屑。
金社长稍微有点崇洋媚外,但整体立场很客观,持一种追赶态度。
其实这就不能用崇洋媚外来形容了,因为现在西方世界确实强,再怎么乐观的人都想象不到20多年之后是个什么魔幻屌样。
陈总编对国内最悲观,很愤青,聊天时总骂政府,但他又是一个铁杆的主战派。
谢戎身段最柔软,跟谁都能聊得来,反而叫人看不清。
至于剩下那几位,更是混到一定位置的政坛老油子,讲话克制极了。
于是方星河又打开星光面板,挨个扫了一遍。
白白空白白绿蓝红红蓝……
新认识的几位,除了那三个挂件副台长,身上都散发着或深或浅的白光。
浮粉,足够用了。
很合理,从反面来讲,以他们的年龄和地位不可能跟谁太交心,而从正面来讲,他们也没有理由敌视一个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土生土长自家孩子。
土匪叔是绿的,估计睡他一个姑娘能变蓝,睡俩变红,怀上当场紫气东来……咳咳!
总之,是一群值得结交且信任的人脉,很快就用得上。
至于杨欣李红那两位美女主持……咦?!
欣姐冒红光很正常,怎么刚见面的红姐也冒红光?
李红注意到方星河的视线,马上向他举杯。
“星河弟弟,姐姐敬你一杯酒,你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力量……”
方星河举起橙汁时仍有些茫然:“真的假的?不是客套话吧?”
“没有,真的。”
李红干了一杯啤酒,大大方方的和他聊了起来。
“我14岁那年,父亲下岗母亲病重,于是我只好出去干活,和你一样大的年纪,每天打好几份零工,攒钱供弟弟读书,18岁那年,我终于攒够了自己的学费,鼓起勇气跟家里讲,我也要读书。
结果我父亲想把我嫁人,彩礼都跟人家谈好了,我差点喝了一瓶农药,终于争取到了一次考试的机会。
后来我努力读书,一路拼搏,终于在去年考进了台里,成为了一个小主持。
闲暇时间,我很喜欢看各种杂书,你的文章面世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拜读了,从《知而不顺》到我和命运干过仗,再从《小镇做题家》到《读书的附加值》,我可以毫不夸张也毫不吹捧的说,每一个字都写到了我心坎上。
我们是一样的人,只不过,你比我更勇敢更坚强,也更善于思考和总结,我将视你为榜样和偶像,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今年不过21岁的李红,美丽,大方,平静,讲起自己的过往既不夸张也不矫饰,透着一股子特别的坚韧生命力。
而她身上的红光,是那种像红宝石一样剔透的明亮。
通过她,方星河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的狂热粉里,去掉了那部分因颜值而狂热的小女孩之后,所有因文字升华而来的4级粉丝,恐怕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人。
因为截止到目前,他在文字里展现的精神核心,其实是非常非常高端的。
知而不顺,知已不易,不顺更难。
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文字,只会感到牛逼,很难深度共鸣,更不可能践行。
只有那些真正坚韧、真正勇敢、真正做到了和命运抗争的人,才会被文字核心催化为高等级粉丝。
这样的人,哪怕现在混得一般,仍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在这样一个遍地机会、只要肯拼就能成功的时代里,他们未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而这意味着……
在若干年之后,我将拥有一个堪称恐怖的高端粉丝群体!
从贡献星光值的角度而言,这群精英粉和其他人一样,并不特殊,但是从社会影响力、商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的层面去看,他们能够起到1个顶10个的作用。
更进一步思考,现在的时代特征,对于流量玩法是一种莫大的限制,可是在这样环境中凝聚的高等级粉丝,恐怕也远比后世的核心流量粉更有价值。
方星河不确定自己的对比是不是正确的,他只能和后世顶流进行比对,比如鹿寒肖栈,但是自己似乎正在走一条截然不同的新路……
能走通吗?
不知道。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早已是必然,但是流量路和挥霍不尽的星光星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便是了。
……
又喝了两圈,大家还是不可避免的聊到了方星河的新书和新杂志上。
“金社长、赵总编,新书的三稿过几天发给你们,能不能出版,麻烦你们尽快给个准话。”
“啊?!”
一桌子人又双叒叕懵了。
“你写什么了?怎么都闹到要问能不能出的程度了?”
方星河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回道:“写嗨了,主角弄死了几个人……”
“噗!”
好几个人把嘴里的酒喷了出来,表情简直堪称崩坏。
“我去,你小子还真写黑道去了啊?!”
“不是。”方星河摆摆手,不再解释,“具体的你们看了再说吧,反正就挺刺激的……”
“讲讲!你跟我大概讲讲故事梗概!”金社长撸起袖子,“我跟你说,国内压根不存在我们时代文艺不敢出版的文学作品!”
“梗概没有,但是我可以告诉您……”
方星河嘿嘿坏笑着一摊手:“反正作家出版社是够呛能行,否则我直接就找亚丽姐了。”
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高高吊起来了,但他真就闭住了嘴,一个字都不往外露。
于是,方星河到底写了什么,成为今天开始直至最终出版前,大家最好奇的事情。
别人好奇但没辙,王亚丽不一样。
家都不回了,把冯远征和刘恒送上火车之后,直接就跟着方星河去了农安,抢来他的稿子,到了宾馆脸都没洗,坐在床边就开始看。
这一看,房间的灯就再没有熄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