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讲道浮云,始传《黄庭经
强横威压来去匆匆,且对外不对内,求真观众道毫无感觉,山外修者却压力如山,被成功震慑,望向浮云山,有人敬畏,有人忌惮,也有人欢喜。
不管他们是何反应,都告诫门人弟子或亲朋好友,日后莫要轻易得罪求真观,今日不同往日,这个新晋道门大宗已然成为仅次于旭日宗与水月观的庞然大物。
收敛威压,玄明走出茅舍,打开院门,在玄虚带领下,恭贺声回荡藏道峰。
见三代道人难得齐全,四代道人神采飞扬,整个求真观面貌昂扬向上,他心中欢喜,轻挥拂尘,一道法力如风吹拂,托起众道,沉稳有力之音传入众道耳畔: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贫道出关,众道齐聚,便为尔等讲道一番。”
此话一出,众道欢喜。
四代道人更是大喜过望。
拜谢过后,他们纷纷盘膝而坐,清心凝神,不敢分心,怕误了机缘。
玄明亦就地盘坐,一朵青莲破土而出,托举他宛如真仙神圣,随后道心由心而出,入众道心田,浇灌道种,滋长道性。
他已走到练气尽头,距离练神一步之遥,能施展出练神大修的部分手段,道心讲道,自不在话下。
这次他讲的正是《黄庭外景玉经,能听懂多少,又能领悟多少,便要看众道各自底蕴、日常修持与悟性、毅力、心境等,能者多得,德者善取,平庸者常平庸。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是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还是泯然众人,碌碌无为,一场听道便可见端倪。
———
天籁道音如水淌入道心,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其理玄,其意奥。
天地有感,衍生异象,天乱坠,地涌金莲,都是灵机所化,道音以藏道峰为中心,弥漫而开,回荡在浮云山各处,漫山遍野皆生神异,滋生不凡。
大量草木或破土而出,或舒展枝桠,聆音便长,在这寒冬腊月,重新抽芽,绽放新绿,郁郁葱葱,生机勃发。
也有众多草木沐浴道韵,脱胎换骨,蜕变为灵药,距离最近的灵松更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不菲造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树干拔高,枝桠分叉,变得枝繁叶茂。
玄阶灵根无尽木也从中受益,吸收道韵,欢快地扭动身躯,底蕴加深,迅速生长。
浮云山地脉、灵脉与火脉雀跃,传递出阵阵欢喜情绪,疯狂吸收道韵,聆听道音,浮云山内部看似平静,实则底蕴在迅速加深,潜力在缓缓提升,只待有朝一日,厚积薄发。
求真观众道与灵兽更大受裨益,三代道人满脸陶醉,不自觉地释放出自身法意,凝结成种种道象,或大鼎古拙,或雷鸣电闪,或山水环绕,或烈火熊熊。
四代道人亦沉浸其中,不时有人破境,排在前面的长安子、长庆子、长春子、长丰子与长宁等杰出弟子更隐约看到练气门槛儿,身上法意若隐若现,初具形神。
尤其是长安子与长宁,他们受玄明教导较深,比其他佼佼者更胜一筹,晋升练气境,成就真人,指日可待。
呦呦鹿鸣响起,灵鹿跟随玄明最久,最得其钟爱,获得不少好处,这次听道,他在众灵兽中率先蜕变,身上绽放白光,又有玄光映衬,汇聚成黑白两仪图。
置身图中,他身型拔高,躯体变长,魁梧壮阔,鹿角朝天,正式跨入练精第四境,身上更散发红黄绿三色光环,血脉进化,觉醒出一丝九色鹿血脉,仅出生十载就成长到这一步,灵鹿也算鸿运当头,福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