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弥漫而出的一缕气机,便令玄空与玄阳毛骨悚然,后注视着阵图,他们目眩神迷,又怕又喜,希冀能有所悟。仔细端详一下阵图,玄明满意,摊开右手,道一个来字,阵图自动卷起,光芒收敛,五指合拢,收起阵图,他继续恢复状态。
想炼之宝三有其二,只剩下最后一件,可这一件宝物也最重要,不仅威力最强,还与地仙法息息相关,命玄空与玄阳传音,玄明闭目养神。
等神清气足,他睁开双眼时,静室内又多了几位道人,玄虚、玄阴、玄素、玄通、玄玉,求真观三代道人齐聚一堂。
———
“此宝关系诸位师弟道途,望你等用心观摩,莫要疏忽大意,免得因小失大。”
被叮嘱的众道起身行礼:“我等谨记师兄教诲,必专心参悟,望有所得。”
玄明颔首,想了想继续道:“得失浮云终会散,顺其自然无牵绊。此事虽重,但也不能过于强求,急于求成,否则,坏了心境,反而得不偿失。”
众道再次躬身行礼,口中称是。
命师弟们重新落座,玄明挥诀,八卦炉重新沸腾,真火灼烧,烈焰腾腾,温度骤升,玄空与玄阳不敢怠慢,按照玄明吩咐,注入法力,卖力摇动风火双扇,打好辅助。
其余道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认真炼器的三位同门,见三昧真火在三道合力下威力猛增,他们脸上浮现明悟,原来他们是这般配合,随后他们便各有侧重,有人注视玄明一举一动,有人目不斜视地瞅着八卦炉。
三昧真火温度飙升到八卦炉能承受的极限时,玄明又取出一张蛟龙皮,投入其中,这是他斩杀走水恶蛟所得,品质远在另一张蛟龙皮之上。
真火与蛟龙皮碰撞,水火争锋,氤氲出大量白雾,只是蛟龙皮若无根之水,无源之木,很快便落于下风,被真火慢慢灼烧,融化成液。
液体流转,被真火不断提炼,去芜存菁,浓缩到极致后,真火开始减小,每下降一度,玄明便会挥袖,投入一些材料。
起初是矿石,后来是普通山石,再后来是木头、泥土与水流等,模样五八门,都很常见,却架不住量多,仔细分辨,会察觉出其上气息不同,哪怕同为泥土,也有细微差别。
这些是三代道人合力收集而来,有些是玄明外出游历时所得,有些是玄空等出山时采集所获,他们牢记玄明之言,每至一处便收集一截木、一捧土、一朵、一块石等,哪怕在路上,也每行百里便收集一物。
如今,玄明将这些融入液体内,用真火淬炼,融为一炉,这个过程中已经显露出卷轴雏形的山河图,气息日渐浓厚,时而厚重,时而灵动,时而飘渺,时而空灵,时虚时实。
玄虚等逐渐沉浸在山河孕育与变换的意境中,捕捉到丝丝缕缕的道韵,甚至灵觉投入其中,化为一株草、一粒沙等,成为山河图的一部分,见证并经历山河图的演化与形成。
主位蒲团上,玄明亦目光生辉,脑海灵感如水奔涌,他只是想到了前世传说中的地书与山河社稷图,构思与准备许久后尝试炼制,想不到组合之下竟有这般惊喜。
大地山河在图卷上孕育,山岳连绵,河流纵横,丘陵错落,谷地幽深,湖泊清澈,草木丰茂,有奇峰怪石,有荒滩戈壁,也有灵秀水乡,山河锦绣,风光无限,一时俱在其上,仿佛大地缩影,玄明炼制的同时,也投入一丝心神,领略其间变化,参悟其中道理。
他道行高深,功参造化,又是山河图炼制者,所获机缘最丰,感触最深,尤其是每日牵引阴阳灵机与大地气机入山河图时,此宝衍生出的微妙变化,更令他看到大地山河之妙,对天地大道有了全新认知与深刻理解,也对地仙法有了更多想法与思考。
第二十七天时,正合三九之数,玄明脑海灵光一闪,福至心灵,仰首透过天窗,注视虚空,抬手捏诀,摄来虚空气机,朝山河图中打入空间符文与道理,施加乾坤之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