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闻言,立即保证道。
“你保证,你拿什么来保证?”对于姜子牙所言,众将自是不信。
他才来军中不久,就受到闻仲的重用,若他资历深厚也就罢了,可偏偏他没什么资历,更没什么功劳。众将见此,心中难免不满。
现在得到机会,立即将这不满宣泄出来,各种难听的话,不停的从他们口中说出,极力的贬低姜子牙。
而对此,姜子牙并未生气。这是他应受的,想要打破规矩走捷径,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非议。若是连这点非议都承受不了,那最开始就不要走什么捷径。
姜子牙得敖丙举荐,直接被定为闻仲的继承人,这何止是走捷径,简直就是一步登天,惹人不满是必然的。
面对这种情况,他要做的也不是生气,而是用能力证明自己,他确实有能力担此高位。如此,自能让众人心服口服。
而眼下的危局,就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北海妖族气势汹汹而来,一副要荡平北海国的架势。他若是在这种情况下守住北海国,之后谁还敢质疑他的能力?
这主帅之位,他实至名归!
正是抱着证明自己的想法,姜子牙这才站出来,主动自荐道。
“诸位的想法,我大概能猜到。但现实是,除了我之外,你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就现在的情况,撤退肯定是不能撤退的,只能死守,以待援军。但要守的话,你们都没有信心守住,只有我有这个信心。”
“既然你们没办法,我有办法,那你们除了相信我之外,还能如何?”
众将的顾虑姜子牙很清楚,不信任他呗。可那又如何,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在援军到来前,只有他能守住北海国,众将就是想不信他都不行。
要么信他,要么当逃兵,二选一,没有第三个选择。
“你有何本事,不妨说说。”众将冷静下来后,朝姜子牙问道。
有自信是好事,但这自信是怎么来的,还是要说清楚的。不能姜子牙空口白牙的说他有办法,众将问都不问一声,就立即深信不疑。
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实际上,众将先前是把希望寄托在闻仲身上的,希望他能想出一个办法,助大家解除眼前的危局。
可谁能想到,众将才刚来,还没有开口呢,闻仲就表示他没办法了,希望大家帮他想个办法。
这下好了,众将全都傻了。
当然,能混成将军的,就没几个蠢人。联系闻仲与姜子牙的举动,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俩搁这演双簧呢。目的,就是让姜子牙通过此事,来确立自己的威望。
若是换成别的时候,众将肯定不会轻易上当。但此刻形势危急,他们却顾不了那么多了。管他是不是双簧,只要能守住北海国,保住性命,让他们怎么配合都行。
“诸位,北海妖族亡我之心就算是再急切,也不可能直接大军压境,而是会先派出一部分先锋军。”
“也就是说,我们要守住北海国,只需挡住这波先锋军的进攻即可。”
“之后,待北海妖族的大军赶来,我等的支援差不多也该到了。那时,就算是大军压境,也无需畏惧。”
姜子牙为众人分析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往诸侯援军想要赶来北海,时间估计要以百年为单位。
可如今,随着虚空通道越来越普及,交通也越来越便捷了,赶路所需的时间被大大缩短,起码快了千倍万倍以上。以前要走百年的路程,现在十天半月就可以了。
换而言之就是,四方诸侯增援的速度大大加快,他们无需坚守几百上千年。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就会有援军陆陆续续的赶来。
增援速度变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北海妖族体量庞大,想要调动全部的力量,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是故,就算北海妖族要攻打他们,仓促之间也只能派出一支先锋军。
面对北海妖族,他们毫无反抗之力。可只是一支先锋军的话,他们想要守住一段时间,还是不成问题的。
“除此之外,我还改善了军阵,威力较之先前提升了数倍。这样,你们该放心了吧。”
生怕无法说服众将,姜子牙又揭开了一张底牌,语气不无得意的朝众将说道。
姜子牙资质差的离谱,以至于仙道难成。按理来说,他应该极为自卑才对。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非但没有自卑,反而极为自信,认为自己乃世间少有的奇才。
若无底气,姜子牙怎敢如此。而他的底气,就源于他进一步完善了军阵之道。
试想,姜子牙能得元始天尊看重,收为弟子,又岂会是普通人?他确实足够惊才绝艳,只是没有体现在仙道方面,而是体现在人道方面。
“什么,你说你改善了军阵之道,这怎么可能?”
“自妖族开创军阵之道以来,此道历经无数年的发展,早已趋近完美,进无可进了。”
“你一连仙道都没有踏足的小修士,如何敢言自己改善了军阵之道?真以为自己是古之圣贤不成?快快住口,莫要再在这里哗众取宠了。”
众将闻听此言,第一反应是震惊,接着就是不信。
这话要是从圣人,或是哪位大神通者口中说出来,他们信。但从姜子牙口中说出来,他们却是不敢相信。
军阵之道可是太古初期,人族还未诞生的时代,帝俊太一联合羲皇娲皇鲲鹏等人结合周天之妙,共同推演出的无上之道,为妖族崛起的关键所在。
此道在于集众,应人道变化而生,可集合众生之力,以弱胜强。
妖族诞生初期,实力远不如巫族,他们之所以能在巫族的进攻下坚持下来,并越来越壮大,靠的就是军阵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