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在他们近乎贪婪的目光里把笔和本收起来,抬头看着他们道:“我大宋工匠的能力远在蒙古人之上,应该可以造得更好。援兵快到了吧?我早些出发,再从中要些人马,三位大人也不用担心兵力不足了。”
独松关的告急文书早发了不知多少次,文天祥时任都督府参赞官,总领三路人马,如何不知独松关的重要,便亲自带领人马前来增援。
程越心里很清楚,援军明后天就会到,自己迎头赶过去,还可以见一见文天祥,不禁有点小激动。
张濡点了点头,语带钦佩地道:“程公子大才啊,早上已传来消息,文相公亲自领兵增援我独松关,应该就快到了。”
“既然如此,程某当立即出发,不知三位大人以为然否?”
三人互相看了看,张濡一咬牙,轻轻捶了一下手掌,道:“好,程公子救我独松关,又是为国尽忠,我张濡就拼着朝廷训斥,反正也缴获了不少战马,就如程公子所言,拨三百人与公子如何?”说的时候眼睛看着另外两人。
罗林与冯骥也点头同意。
其实程越并不担心张濡不同意,这次元军进攻独松关,表面上的原因就是因为张濡不知道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要与元军谈和,元朝派了廉希贤带了五百人大张旗鼓地来到
独松关下,结果被张濡以为元军叩关全给杀了。
现在程越送给他一个大功劳,他如何肯推出去?
张濡吩咐下去,程越抱拳施礼,领着等在那里的一千多人,登上山坡搬东西去了。
程越率先冲上刚才那片空地,指挥着那些军士小心地搬着这些在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武器和一箱箱物资,看着他们目瞪口呆,战战兢兢的样子,心里有些好笑。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不用担心他们太随便,把东西弄坏了。
武器被小心翼翼地搬到关内,立刻被全体大围观,还有胆子大的人过来想摸一摸,立刻被搬武器的军士喝止。被摸坏了怎么办?
张濡已叫来了两百多辆大车,都是运粮用的,铺上厚厚的稻草,这倒不是程越的吩咐,只是张濡觉得这些武器太宝贵,不敢怠慢。
程越又是大喜,心道这张濡还真是会办事啊,虽然按原来的历史,这家伙入夜就逃了,不过看来也不算是无能之辈。
张濡的能力还不止如此,东西搬上去了之后,赶车的军士们都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又盖上两层油布,程越满意得不得了。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叫过一个有点眼熟的军士问:“那个被我打昏的蒙古鞑子哪里去了?”
那军士听程越对他讲话,高兴得不得了,连心回道:“小人去给公子看看。”马上一溜烟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