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见过哪个儿子要给母亲找干女儿的洛阳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他,吞了口口水,敷衍说:“干女儿就算了吧,不过我答应你见到你妈时我尽量哄她开心,行么”
苏和沉默了,洛阳以为他不满意,扭头刚要说“你差不多得了”,却听到苏和低低的一句谢谢,心头像是被什么挠了下,突然就软了。
他是在用他的方式关心他母亲,虽然做法别扭了些,但初衷是好的,也就无可厚非了。
洛阳弯眉对他一笑:“其实,你好好的你妈妈就会很开心了,你跟她斗嘴她心里都是甜的。”
苏和低着头嗯了声,却没再说别的。
苏母走在他们前面三五步的地方,他们的对话她基本上都听见了,抬手抹去眼角的泪,捏拳抵着鼻子将涌起的酸楚压下去。
走到斑马线前,恰好跳绿灯,她吸口气敛下情绪转头喊他们:“快点,绿灯了”
“来了”
苏和与洛阳一起朝她跑过来,看着真像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啊。
吃过午饭本来是要去苏和家认门头,但洛阳接到出版社编辑的电话让她过去一趟商量画集上市之后的一系列宣传事宜,跟苏母一说对方倒也通情达理,还专门开车把她送到出版社。
下车时苏母叫她:“洛阳,明天”
洛阳扶着车门矮下身说:“明天八点半之前我到你们家,把地址给我就好。”
苏母想了想从中控台上拿了手机解锁:“要不加个微信吧,方便联系。”
洛阳刚想说微信就是手机号直接加就好,一直以为已经在后座睡着的苏和突然说:“我有她微信,地址我来发。”
苏母一愣,然后就把手机收了:“那成,等会让小和给你发地址。”
洛阳笑着点点头,朝苏和看了眼,见他依旧闭着眼睛斜倚在座椅中,合着一直都是在装睡,幸亏一路过来没聊什么有关他的话题,本来还想问一问他的遭遇,不过一时间没找到好的切入点就没开口。
幸亏啊幸亏。
从出版社出来三点刚出头,她早就计划好去一趟华康找杨越了解苏和的情况。
打车过去的路上上网搜苏和,一搜倒是有些吃惊,居然还真挺有名。
有专门的百科词条,点进去,基本信息中“知名战地摄影师”几个字抓住洛阳的目光。
滑动屏幕的手指抬起,盯着那几个字蹙起眉头。
他的ptsd会跟战地摄影有关么从事与战争相关职业的人是ptsd的高发人群,像直接参与过战争的那些士兵,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妨碍正常生活。
轻叹口气,缓缓向下滑动屏幕。发现苏和获过无数国内外的摄影大奖,去年还开过全国巡回慈善摄影展。
有一个摄影作品的相册,点开第一张是一个背影,站在残垣断壁前高举相机,虽然现在瘦得厉害,但还是能认出这个背影就是苏和。
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按照推测他应该是半年前开始受ptsd折磨,那半年前他在哪又发生了什么入院时家属应该会和主治医生说这些情况吧。
咬着嘴唇又看了几张他的摄影作品,按下锁屏键抬头对出租车司机说:“师傅麻烦快一点,谢谢”
司机嚼着口香糖头不回说了句:“限速六十,快不了。”
洛阳没心思跟他多说,六十就六十吧,只要不堵车就好。
司机见她不说话,朝后视镜看了看,用力嚼几下口香糖,踩油门的脚加重力道,速度指针一下窜到八十。
毕竟不是上下班高峰也不是周末,下午三点多的路况挺好,再加司机冒着超速罚单的风险飙了几次车,三点半之前就到了华康。
只是杨越在忙,没空招呼她。
听说她来意之后杨越直接开电脑调出苏和的病历给她:“你自己看吧,有什么问题等我那边结束了再说。”
洛阳应着坐进杨越的办公椅,电脑屏幕显示的是病患基本资料部分。
苏和,30岁,无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史,从事战地摄影师职业四年有余。
抓过无线鼠标滚动滚轮将页面下拉,想看看致病原因,但那一栏居然是空的。
这不科学啊,洛阳抬手抓抓后脑勺,双手抱臂往椅背上一靠,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敲手臂。
病历上写出,苏和是由心理疾病区收诊之后转到精神疾病区登记住院的,那就说明他的情况已经严重到超出了心理咨询可以治疗的程度,按照这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