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朕偏要等够十天。朕要给皇后最好的,决不能这样匆匆而就。陆正源来了又如何?朕不怕他!”陆清明眼中带着希冀,仿佛喝了三斤老酒一般闪着星星。</p>
十三王爷见他陷入恋爱脑状态,劝不听,只好不做声,脸上却是一股恼恨,他回到寝殿,对自己的心腹嘀咕一句:</p>
“罢了,这家伙是个脑子进水的,我得再做打算。”</p>
“你快点去吐蕃,拿着国主的信,让吐蕃立即放弃打鞑靼,侵入大晋国的边境,拖住陆正源的主力。鞑靼那穷地方,怎么能跟大晋的潜力沃土相比?国主已经答应了,我高丽和吐蕃,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将大晋朝给分了。你告诉吐蕃,吐蕃在西边打下多少,就把大晋朝的土地给他们分多少!”</p>
“遵命,十三王爷,小的这就去。”那人领命之后,匆匆骑了马冲出皇宫,消失在夜幕中。</p>
“端王爷,皇城失陷了。陆正源带高丽国的人趁着皇城无人镇守就攻入了,楚医女叫小人来送信。”派的人匆匆报告。</p>
陆正源吃惊不小,手上的地图都掉了下来。</p>
“楚医女怎么样?太后呢?”</p>
“小人不知,走的时候,只知道楚医女和太后、皇后、皇上、总大臣都被陆正源抓到偏殿了。趁乱小人就逃走了,一日八百里疾驰来送信……”</p>
已经快三天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太后他们很可能遭到屠戮了,顿时心急如焚。</p>
在两国联合指挥部内,陆正源跟兀术说了都城十万火急的情况,表示立即要赶回去救驾。</p>
任凭兀术再有私心,他知道也没办法留陆正源帮他们处理内乱了。</p>
可就在陆正源准备的当口,兀术却接到报告,说吐蕃援军后撤了,一溜烟跑了没影。而且,还送了友好书,说是停战,再不动干戈。</p>
他还在懵懂中,就听又有人来报:“将军,我们一路追击发现吐蕃援军往东撤到吐蕃和大晋的边境。正架起大炮,朝大晋那边发射炮火呢。”</p>
兀术脑子乱的很,弄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叛军走了,给我们送降书,还要修好,就一股脑都去侵犯大晋边境了?这是在闹哪出啊?”</p>
陆正源一听就急了,此前吐蕃来鞑靼搞事情,至少没有直接打大晋,可他刚接到急递,准备回去救驾,吐蕃就翻脸了,直接朝大晋宣战了。很明显有人在调虎离山,目的就是拖住他,让他不要搬救兵回京城救驾。</p>
陆正源如此这般跟兀术分析后,又说:“将军请听我一言,千万不要相信吐蕃。如果这次吐蕃在西边,高丽在东边,将大晋瓜分了,下一步就是去讨伐鞑靼了。毕竟,吐蕃的野心很大,肯定不会止于吞并大晋。而吐蕃的王城,离你们鞑靼的王城不过五百里,你们就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p>
“如果将军清醒,大晋不被瓜分的话。大晋会遵守两国的合约,还有落落公主在,可保证鞑靼和大晋世代和平友好下去。”</p>
“如今本王有十万精兵,那高丽不过三万,吐蕃不过两万多,加起来都不足本王的一半,兵力又稀烂。本王保证解决了大晋都城之围,马上分兵,将两处的敌人都歼灭,鞑靼也可无忧。将军,您看如何?”</p>
兀术被醍醐灌顶一般清醒过来:“听端王爷的。我就认端王的人品。我是个粗人,打仗还行,可这些弯弯绕绕的计谋,真是搞不清。他们怎么能想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主意的!我脑子都要晕掉了。”</p>
“不必晕。本王发誓,十日之内必平定叛乱,我会将你贵国皇帝带回来亲手交给你,之后你鞑靼也可以平静了。”</p>
“那就祝王爷旗开得胜!兀术也愿意为王爷救驾效力!”兀术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