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纸人借道,照幽宝鉴
夜半三更,活人安眠。
仵工铺里,徐青手持钉锤斧凿,叮叮哐哐敲个不停。
灵阳子的金面纸傀经他改造,已然都化作了刍灵模样。
为了打造出一支完整的纸人殡丧队,徐青将铺子闲置的阴沉木棺椁取来一口。
在炉火纯青的木匠技艺加持下,不大会儿功夫,他面前就多了一口绑着三十二人杠的暗红棺椁。
在丧葬仪式中,杠房抬棺用的杠子被称作‘龙杠’,出殡时根据棺材规格大小,可分为几个层级,如八人杠,十六人杠,三十二人杠等。
徐青从灵阳子那里得来的金面纸人只有四十来具,凑不够六十四人的抬杠队伍,更不用说隆平帝出殡时选用的一百二十八人的顶格抬杠编队了。
徐青眼下也用不着那么顶格的送葬队伍。
一百二十八人,单是抬的棺椁外棺就跟一栋房子大小似的,放眼他的仵工铺,也就只有那么一口稍微大点的棺椁。
“话说回来,老胡头给自个置办的棺椁倒是蛮大的.”
不知从何时起,徐青对大的棺椁开始情有独钟,说是没有丝毫抵抗力也不为过。
就好比世上男人喜欢骑乘良驹骏马,世上女子多数爱妆奁女红一样,试问世上又有哪个僵尸不喜欢空间大的棺材?
徐青的审美和雍朝的审美不同,他瞧着自己这口用来睡觉的棺椁,心里还是不大满意。
此时雍朝已经有琉璃,药玉这种东西,而药玉就是玻璃。
若是能在棺材上加装一个全景落地窗的话,棺材户型或许还能更好一些。
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死者喜欢木质棺材,有的喜欢石砌棺材,前几朝的时候还有个清官铸了口铁棺。
当时民间还有箴言流传,说是‘轻’官进了铁铸的‘重’棺,这天下以后就再没有清官了。
且不论这箴言真假,至少在选棺材这件事上,并没有固定的章程。
如今街头经营棺材铺的胡宝松已经油尽灯枯,平日里只顾颐养天年,享受来之不易的晚景,也没工夫去折腾自个儿的棺材铺。
但徐青不一样,他时间很长,若是真哪天接手了老胡头的棺材铺.
他必然会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施行多元经营的理念,像什么石棺,铁棺,亦或者打造几口水晶棺陈列在铺子里,以供亡者或是亡者家属挑选。
主打就是一个户型齐全,只有顾客想不到的,没有棺材铺没有的,这才称的上是一个合格的棺材铺子。
至于亡人如何挑选棺材.
在雍朝,人一旦活过四十岁,很多人家就会提前置办寿材,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事听起来荒唐,但却是古老流传下来的风俗。
夜深人静,一条深巷里,白蒙蒙的雾气自巷内喷涌而出,紧接着一队头戴斗笠,面裹面纱,身披白色纸衾的瘦高纸人抬棺撞破薄雾,出现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
纸人落地无声,脚下似是有阴风白雾托举,当远处街口传来更夫敲响梆子的动静时,这一队纸人便抬着棺椁,就那么举重若轻的跳到了街边鳞次栉比的房檐屋脊上。
纸人送葬队伍沿着茶铺、灰石铺、估衣铺等铺面的屋顶,一路前行,如履平地。
直到有阴风不小心刮落一片薄瓦时,更夫闻声抬头。
待看到街边房顶抬着暗红棺材送葬的纸人队伍后,更夫忍不住惊呼出声。
听到声响,三十二个纸人齐刷刷回头,有纸人斗笠下的白纱被阴风掀起一角,顿时就露出了死人一样的面容。
关键这死人还涂了腮红,点了朱唇,惨白的脸上还有一抹黄不黄绿不绿,人也无法分说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那便是死气沉沉的色调!
大晚上的遇见鬼抬棺,是个人都害怕。
更夫心说,他这是常年打更,终有一日让他撞见鬼了。
我啊,还是赶紧跑吧!再迟疑一会,怕是这纸人就要把他塞进棺材里,抬去活埋了!
说时迟那时快,纸人齐刷刷回头的功夫,更夫转身撒丫子就跑,就连那手里的梆子铜锣都被他丢到了地上。
翌日天明,仵工铺门口走出来一个精气神有些萎靡的白面青年。
那模样就跟流连勾栏花楼四五日,白天黑夜都不曾歇息过的拼命三十次郎一样,似是打个哈欠都能一睡不起。
徐青捶了捶腰,抬头看了眼斜对门正往外泼水的程老板。
后者瞧见他这副模样,就调笑道:“呦,徐秀才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夜里陪小娘子读书读狠了?”
程彩云话音刚落,孙二娘的身影出现在铺门口。
“徐青,昨天炸小鱼味道不错,你回来的时候,捎点回来,我帮你看店!”
玄玉附身孙二娘后,当着外人的面就会对着他直呼姓名。
徐青见怪不怪,点头算是答应。
玄玉说完炸小鱼的事,方才回过头看向调笑徐青的程彩云。
猫听不懂寡妇话里藏着的猛料,她认认真真道:“昨晚徐青没有读书,他在屋里折腾了一晚上,许是累了.”
程彩云老脸一红,心说这姑娘怎么什么都敢往外说。
饶是寡妇听到这话,心里也觉得发臊,她暗啐一口,哪好意思搭腔,转身就回到了自己的铺子。
徐青默默看向玄玉,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记得带炸小鱼!”
回应徐青的是玄玉清脆的声音。
离开仵工铺,徐青一边往花鸟街走,一边拿着通阴宝鉴来回照。
在铺子里的时候,他照过金鸾,镜面上有金色妖氛显现,除了照见妖气,鉴子上还有一股灼热感。
那是金鸡至刚至阳的体现。
至于鸡舍里的其他凡鸡则平平无奇,没有任何异象显化。
传堂报马黄小六时常外出打探消息,他还没来得及照,剩下的也就只有玄玉了。
不过鉴于上回他开启阴瞳把玄玉惹生气的过往经历,徐青这回也就没有选择拿镜子往玄玉身上照。
万一把猫气得离家出走了,往后谁来陪他唠嗑,谁来帮他看铺子?
就这么,徐青拿着宝鉴,转头就拐进了丧葬一条街的寿衣铺。
“姚掌柜,我来看看寿衣.”
徐青一边和姚掌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一边在寿衣架上来回打量。
“姚掌柜购置的这一批寿衣,手艺可不怎么好。你瞧,这还有线头,做寿衣最忌讳的就是线头,生前的事就跟这线头一样,纷纷扰扰长在人心头上,哪怕人死了,心里头也难以超脱。”
姚掌柜闻言摇头道:“理是这么个理,但也没辙。这年头生意不好做,以前倒是有个能做寿衣的好裁缝,只可惜”
徐青知道对方说的是谁,绣娘的父亲,那位老裁缝以前是出了名的仔细。
“现在做寿衣的,你要想原来的价钱买到好的,却不容易。”
徐青做了这么久的死人生意,自然知道里面的问题。
“这事确实没法说,有些裁缝觉得人死了,还穿那么好做什么。你花同样的价钱,买活人衣服,就没有这么敷衍,买死人寿衣”
“死人还会起来说你做的衣裳不合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