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 第96章 日蚀现,天变生!诛十族选手

第96章 日蚀现,天变生!诛十族选手

第96章 日蚀现,天变生!诛十族选手

“刘先生对官绅一体纳粮怎么看?”

屁股都已经离开椅子的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这话后,保持着这个姿势,在原地愣神了大约了四五个呼吸的时间,这才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

不自觉皱到了一起的眉毛,显示出了他心情的极度不平静。

官绅一体纳粮啊!

这可是官绅一体纳粮!

短短一句话,所造成的冲击,不亚于一次山呼海啸了!

刘伯温本来以为,这次前来见上位,能从上位这里得知,上位今后准备改税制就已经足够惊喜了。

哪能想到,上位这里居然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自己!

仅仅只是改税制还不够,上位居然还准备让官绅一体纳粮!

和官绅一体纳粮相比,之前所说的那些、乃至于正在发生的空印案,都只算是小事情了。

历朝历代,官员们都有着诸多的特权。

有很多有形或者是无形的好处。

税务上的优免权,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好处。

乃至于在无数人的意识里,这本就是他们应得的。

大明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上位突然要砍上这么一刀,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多大的震动,可想而知。

从朝堂到地方,整个官场都要沸反盈天!

产生的阻力和动荡,绝对要超过李善长之前汇集天下官员,和朝廷作对。

这等事情的难度,就算是他,也觉得宛若泰山压顶一般。

他是官员,还是从元朝一直做官到现在,且身居高位,进入到权力核心的官员。

对于官场,以及众多官员,都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才越发能深刻的体会到,上位所说这件事,到底有多困难。

绝对会引起整个官场从上到下,自发的强烈反对与抗衡。

大概也只有上位这种开国的雄主,才敢去想这事,并有魄力去做此事。

但就算是上位,想要把这事给做成了,也没那样容易。

一样会充满艰难险阻,一样需要大毅力,大魄力,且冒着极大的风险。

可不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着实困难,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上位却敢想,还准备做,才越发的让人感到由衷的敬佩,豪气自起吗?

那个战争岁月里,敢打敢拼,打硬仗,打胜仗的上位,一直都在!

“上位,这事……需得慎之又慎。

没有真的开始之前,绝对不能走漏任何的风声。”

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沉思了好一会儿的刘伯温,望着朱元璋郑重的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件事确实需要保密。

毕竟这是与整个天下的官吏为敌。

稍有不慎,就会闹出大乱子来。

官绅一体纳粮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在朱元璋看来,满清里面最能看的过眼的皇帝雍正,这个推行士绅一体纳粮的人,也没有尽全功。

只能说完成了一些皮毛,未曾伤及根本。

且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好儿子登基,很快就以这是恶政为名,将之给废了。

由此可见,想要官绅一体纳粮有多难。

不仅推行时阻力重重,还得防止推行之后,被后人给废了。

但就算是再难,自己也得将之给推行下去!

很多事,不能说知道其难做,就不去做了。

哪怕做上十分,能起到一分的效果,也一样值得去做。

能变好一点是一点。

在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上,自己是不介意杀个人头滚滚的。

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件事情上,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要命的。

至于人亡政息这件事,朱元璋也不是太担心。

只要自己能让标儿活个大年纪,不让雄英再早早离世,再多对他们进行教导。

让他们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巨大意义,认同自己的这个做法,那么人亡政熄的可能性就不大。

除了培养合格的继承人之外,还可以加强官员们的素质教育,争取让更多官员明白朝廷如此做的意义。

理解朝廷这般做的必要性。

最好是支持和拥护这样的做法。

所以说,思想教育问题,以及舆论宣传这些,是极其重要,万万不能放松的。

“上位,真的这么做了,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些官员们的俸禄?”

刘伯温显得有些迟疑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大明官员们的俸禄,是真的不高。

高官依靠俸禄,日子还能过的比较好。

但众多中底层官员,只靠俸禄度日,可就比较艰难了。

和寻常百姓们相比,自然要好上不少,但终究还是太少了。

每月眼巴巴等着禄米下锅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日子过得很清贫。

上位又想要官员廉洁不贪腐,今后又准备弄官绅一体纳粮。

那要是不适当的提高一点官员们的俸禄,是真的把不少官员,往绝路上逼。

适当的提高俸禄,自然不可能杜绝贪腐。

很多官员哪怕提高了俸禄,该伸手依旧会伸手。

但是,却能让不少不愿意贪腐的人,不靠贪腐能够把日子过得不错,给予他们相应的底气和保障。

不能又要马跑,又不给马吃草。

刘伯温相信,提高了官员们的俸禄之后,再加上上位的铁腕整治贪腐。

大明的贪腐情况,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好转。

就是上位过日子一向节俭惯了,很容易用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尤其是在官员的俸禄上,那是一个子都不想多出。

自己的这个提议,上位未必会同意。

“刘先生说的不错,今后的确可以适当的提高官员们的俸禄。”

事情的发展,又一次出乎了刘伯温的预料。

面对他的这个提议,朱元璋竟又一次同意了,没有丝毫的迟疑。

不仅如此,朱元璋接下来说出的话更加惊人。

“不仅官员们要加俸禄,咱觉得,今后吏员们也需要朝廷给俸禄才行。”

在古代,官和吏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二者之间的差距宛若隔着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

单单是俸禄上面,就有着巨大差距。

官员是可以领正式俸禄的,吏则没有资格。

朝廷不发俸禄,那生活怎么办?

很简单,向下伸手,进行找补呗。

手中握着权力,他们是不可能让自己饿着肚子的。

等于说是,本该属于朝廷发的俸禄,通过这样的一手,给转移到了众多百姓头上。

让他们来供养,这数量众多的吏员。

毫无疑问,这些吏员们自己下手盘剥百姓,给自己捞取好处,是很卖力的。

所得绝对超过朝廷出面,给他们所发的俸禄。

想要取消苛捐杂税,想要尽可能的减少贪污腐败。

那么给吏员们发俸禄,按住吏员的手脚,乃是重中之重。

毕竟这些人,才是实际政务处理之中,和百姓接触最多的人。

有句话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这一现象一个方面的生动体现。

朝廷不发吏员俸禄,让诸多吏员自己想办法讨生活,对于诸多的王朝而言,也有着难言之隐。

一方面是朝廷收入有限。

而天下吏员的数量何其之多?远远多于官员。

哪怕是给他们发放远低于官员们的俸禄,那总量加在一起,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量。

对朝廷的财政压力太大,负担不起。

另外一方面则是幅员辽阔,受制于交通等各种手段,朝廷对于众多地方的控制力很有限。

很多地方都鞭长莫及。

不要说是皇权不下乡了,更多其实是皇权不下县。

在这等情况下,想要准确的掌握吏的数量,并给他们支付俸禄是很困难的,或者是根本就不现实。

还有一个方面则是,如何保证在朝廷给吏员发放了俸禄之后,这些吏员们能不向下伸手。

要是朝廷一边给他们发放俸禄,这些人一边持续不断的向下伸手,这岂不是亏大了?

这些都是非常现实,又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若是好解决的话,历朝历代,也不会没有人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这……”

刘伯温被朱元璋说出来的话,给听的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上位居然会在此时,说出这等话。

吏员也都给发俸禄,着实过于让人意外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刘伯温进行了一番深度思考后,才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上位,您的这个想法是极好的。

若能由朝廷发放俸禄,杜绝众多吏员搜刮地方,对于众多百姓而言,是何其大的幸事?

对于朝廷而言,也同样意义非凡,将会令江山更为稳固。”

刘伯温并非是在拍皇帝马屁,倘若真的能做到这里,真的能令大明江山更加稳固。

因为这一方面代表着,百姓将少受诸多盘剥。

而众多百姓们,只要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是不会大规模造反的。

另外一方面则意味着,皇权已经深入到了乡这一级。

这是多少朝代梦寐以求,却最终也只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是……这事做起来只怕并不容易。

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钱财。

其次,还得做到对地方吏员的信息,了如指掌。

再次,则需要吏员们有很高的品质。

朝廷这边也得有切实有效的强力监管,让这些吏员们,在拿到了俸禄之后,能真的不再向百姓伸手……”

刘伯温越说,话语越慢,声音越低。

说了这三条后,往下已经说不下去了。

其余不说,单单是他说的这三条,哪一个都不是容易实现的。

钱财的事,历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且不说上位这里,现在还没有动手提高正税。

就算是真的进行了税改,能多征收上来的不少税,可相应的花销也会增大很多。

首先就是需要拿出很大一部分,给各地官府来使用。

不能说朝廷这里增加征税,取消苛捐杂税后,就把钱粮全都攥到手里,一毛不拔,不管地方上死活了。

还要给官员们加俸禄。

这就是两笔特别大的开销了。

要是再给全国众多吏员都发俸禄,那真的是入不敷出了。

对地方吏员信息了如指掌这个,相对来说好办一些,但也没有那么好办。

一来幅员辽阔,吏员众多,很多地方朝廷都是鞭长莫及。

二来元朝管理地方太过于粗放,积习难改,以至于现在很多地方,县乡之下,其实和自治没什么区别。

很多吏员,都在当地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吏员信息更迭必然会不及时。

在给吏员发放俸禄的消息传出后,不用多想就能知道,肯定会出现诸多吃空饷的问题。

至于说,管住吏员不让他们向下伸手之事……

如今连数量更少,和朝廷联系更深的官员们,尚且难以做到。

就更别说数量更多,距离朝廷更远的吏员了……

“上位,这事只怕……难以实现。”

刘伯温有些迟疑的说出了他在这事情上,最终的看法。

只觉无比心累。

这个事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真的做不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望着刘伯温认真道:“可以实现,且真的实现了。”

刘伯温愣了一下,而后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上位说的是大秦吧?

秦国对地方的治理,是真的可以,大批秦吏也是真的能办事。

可这也只是局限于秦国。

始皇帝吞并六国,统一华夏后就不行了。

在除了秦国故地之外,那些新得的六国之地,也都一样没有办法,建立如此细致的统治。

我大明现在的地方,比之全盛的大秦,又大了多少?

想要做到这等程度,是真的不可能。”

朱元璋没有给刘伯温解释,他说的并不是大秦。

而是望着刘伯温道:“刘先生,要是有朝一日,可以从我大明京师出发,三日夜间可以来到大明的任何一处地方。

各处消息,在半日之内,能从京师传递到任何一处府县,也能从任何一处府县传递到京师

那刘先生觉得,是否可以完成这些?”

“这当然可以!”

刘伯温听了朱元璋的话,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皇权为什么难以下乡,甚至于连县都难以下到?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地方距离京师太远。

政令的传达,以及人员的来往,往往都要以月来计量。

称一句天高皇帝远再合适不过。

距离京师越远的地方,越容易胡作非为。

要是能如同上位所说的那样,三日夜间,可以从大明京师到达大明任何地方。

半日间,政令可以到达全国任何一个县。

那这些困难,全都消失不见了。

这哪里是可以?

简直是太可以了。

“可……上位,这怎么可能?除非是神仙手段。”

在刘伯温看来,这事情比上位说的,通过给全国吏员发放俸禄,从而来让吏员们变得廉洁,还要更加的难以实现。

以这等想想就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为实现吏员们廉洁为前提,那这事根本就没有任何考虑的必要。

本身就是空谈。

推荐阅读: 我的美女鬼姐姐 重生都市之我是杨戬 玩美房东 召唤天尊系统 透视小邪医 我的二大爷 重生都市之我是仙二代 仅存的神 我的傲娇总裁老婆 娇妻撩人:狼性老公,请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