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老四,你要媳妇儿不?
“……薛祥罚俸三月,回应天担任工部尚书……”
中都城这里,在朱元璋走后三天,短短时间里,看上去就已经老了好几岁,眼里面有着血丝的凤阳府尹郑士元,找到了薛祥,念出了皇帝派人送来的诏书。
人瘦了足足一圈的薛祥,闻言长松一口气,眼泪都下来了。
有种虚脱的感觉。
这把高悬在头顶十几天的刀,终于落下!
天知道这十几天,他是怎么过的!
这辈子都没这般煎熬过!
“薛尚书,恭喜了。”
郑士元将诏书交给薛祥,笑着恭贺。
薛祥接过诏书,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当着郑士元的面,嚎啕大哭。
这十多天里,连自己的死法,他都想了不下上百种。
连自己埋在哪里都给想好了。
最终的结局,居然是皇帝不仅没有要自己的命,只是象征性的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还把自己调回应天,当工部尚书……
郑士元在边上看着,并没有出声劝解,他是能体会到薛祥心情的。
薛祥哭了好一会儿才止住眼泪,心里面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今后再遇到相似的事情时,管它上面负责的人是谁。
只要做的事情不合格,他都要在第一时间里,把事情上报给皇帝。
得罪别的官员那就得罪吧,总好过得罪皇帝!
自己真的就只是想要好好的营建工程而已,别的纷争一概不想理会。
郑士元待到薛祥心情平复下来了一些之后,和薛祥说了几句话,就告辞薛祥匆匆离去。
皇帝带着太子他们离开了,并不代表着中都城这里的事情就结束了。
还有很多的案子没有审理,他还有的忙,属于他的战斗,现在才宣告着正式进入艰苦时期!
但,那又如何?
在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就没有想着事情能够善了,就已经做好了死掉的准备!
连死都不怕,那别的又有什么好怕的?!
……
“青田先生也会说笑了!也开始满嘴胡话消遣人了!”
浙江,一个五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人,将凑到眼前的信纸,一把丢在了桌子上,眯成一条线的眼睁开,满是愤愤不平。
朱洪武这个家伙,会允许自己老师的水浒传刊印?在世上流传?
怎么可能!
就他那小心眼的屠夫样子,看到造反就上头。
哪里会容得下自己老师写的水浒传?
连高启这等名动天下,文坛领袖般的人物,去年都被朱元璋给戕害了,江南文坛现在可谓是遭受了寒霜。
在这等情况下,青田先生居然来信说,只要自己前去应天,皇帝就愿意不再禁止水浒传,不仅如此,还让官方刊印发行。
而且,自己写的三国,也一样可以由朝廷刊印发行。
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妥妥的斗蛐蛐,欺骗老实人吗?
罗贯中有充分的理由怀疑,青田先生对自己图谋不轨,想要把自己骗到应天去杀。
作为一名专业写小说的,他对此最是敏感不过。
应天,狗都不去!
罗老师在这上面,极其硬气。
他气哼哼的起了身,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喝完后,就趴在桌案上,动笔写回信,回绝刘伯温。
写信的时候,脸都要贴到桌子上了。
一番笔走龙蛇之后,回信写完,晾干了墨迹,贴到眼前仔细观看。
一边看一边不时点头,对自己的文采分外满意。
找来信封装上,准备封好送出去。
但在事情做了一半后,又停下了动作。
重新将刘伯温写的信拿起,贴在眼前又看了几遍。
一番沉默之后,他将这封信收好,又把自己写的回信掏出烧毁,把空信封留下。
这空信封,今后还可以使用。
回信也不写了,收拾了收拾东西,第二天的时候,就朝着应天出发了。
应天确实是狗都不去,但……他是人,又不是狗,自然去得……
再说,他这次前去应天,也不是真的指望朱洪武这家伙,能刊印自己老师的水浒传。
是前去看看青田先生,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要是真的对自己图谋不轨,那就当场喷他一脸唾沫!
罗贯中摸摸自己的鼻子,很是理直气壮。
写小说的就这点好,总是能给自己找到特别好的理由……
……
凤阳这里,一个三角眼的黑衣和尚,一手拿着禅杖,另外一手在光头上来回摸了两把。
便也迈步离开凤阳,朝着应天的方向而去。
这边的热闹已经看完了,可以换个地方了……
……
“老二,老三,老四,恁几个给咱说实话,咱这当爹的,对恁咋样?”
船舱之内,朱元璋望着三个儿子,出声询问。
“好!好的很,父皇对待孩儿没得说!”
晋王朱棡一脸正经的说道。
呸,马屁精,不要脸!没有一点骨气!
朱棣满满的都是鄙夷。
而后迎着慈父的目光,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
“父皇您再好不过,为了能让孩儿们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呕心沥血,言传身教。
孩儿这趟,收获良多,终生受益。”
老二秦王一直在那里吭哧吭哧的憋词。
结果憋了半天,也没有憋出来,只觉得该说的话都被老三老四两个人给说完了。
正着急,忽然间灵光一闪,有了绝妙的想法。
“俺也一样!”
他满脸喜悦的说道。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笑容,越发的和蔼,慈爱:
“这就对了,回去之后,恁母后要是问了,就这么给她说。
恁在中都这里,一点苦都没吃,见识倒是长了很多。”
随着距离应天越近,朱元璋心里就越是有些不踏实。
最终觉得,还是给几个傻小子做做思想工作,统一口径了比较好。
朱标看着几个弟弟就要点头,有些看不下去了。
忙对他们使眼色。
朱棡朱棣那正要点的头,瞬间止住。
“那个……父皇,这事……”
“咳咳,今天外面天气挺好的。”
“标儿,你到外面去!”
朱元璋对胳膊肘总是往弟弟们那里拐的大儿子,下了逐客令。
但可惜,他的这个逐客令对别的儿子都有效,却单单对朱标无用。
朱标纹丝不动。
他这次必须看住父皇,不能再让父皇将几个弟弟当成傻小子给忽悠了!
父皇将老二他们几个,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之中,不给些相应的补偿,就想蒙混过关,这怎么可能。
“老二,回到应天之后,咱准确你今后不必再去大本堂上课。
可以到军中历练。”
朱元璋见到自家老大站在这里不走,知道不拿出来一些真东西是不成了。
当下便望着朱樉,说出了这话。
“父皇,你说的都是真的?!”
一向反应慢半拍的秦王朱樉,这次的反应,却是前所未有的快。
朱元璋话音落下的瞬间,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出声确认,双目灿灿。
“真的!”
朱元璋笑着用力点头。
“父皇,你真好!”
朱樉发自肺腑的出声称赞,都忍不住要手舞足蹈起来了。
开心的像是个两百斤的孩子。
大本堂简直就是他的噩梦。
孔夫子这些人,就是专门和他作对的,好好的人话不说,非要将诸多话说的非常拗口。
让他一学就头大。
学了好多年了,一本论语都没记住,先生倒是气晕过去了好几次。
这破学,他早就不想上了!
现在,忽然听到父皇准许自己不用再去大本堂念书。
不仅如此,还让自己入军中,朱樉又如何不喜出望外?
薄薄的书本,和小小的笔能将他折磨的一个头两个大。
但是刀枪剑戟这些兵刃,以及军中的诸多规矩,打斗的诸多技巧这些,他却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
看着老二的样子,朱元璋也开心。
上辈子,自己一开始就是吃了没有读过书的亏。
后面遇到了妹子后,根据妹子的提议,开始读书学习之后,又深刻的领略到了学问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读书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