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依!”筱冢义男起身表示了感谢。
除了本身就在晋南的36、41、47师团,和豫北的25、37师团以外。
冈村宁次还专门从徐州、开封等地,调遣了33、21、35师团。
而且还向上级申请,额外从上海调遣了原本要南下的第4师团,又由关东军调遣了2个飞行大队。
有了这么充足的准备,筱冢义男对于中条山志在必得。
“委座,收到情报,日军正在往山西附近大规模调派兵力,他们极有可能要进攻中条山。”
果军参谋总长何敬将文件递给了常凯申。
“根据日军对外的说法,这是要扫荡八路?”常凯申看着文件,心情有点好。
他就喜欢日军去打八路,最好还是打个两败俱伤,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委员长,我觉得不太对劲,扫荡八路需要这么多人吗?”
以前日军也不是没有扫荡过八路,但是从来没有出动过这么多的人马。
而且根据情报,日军还有2个重炮联队突然失去了踪迹,他们去哪了?
总不能是进山打八路去了吧?用脚后跟想这也不可能。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给一战区和二战区传令,让他们加强警戒。”
“中条山内的部队,要加固修筑工事,如果日军来犯,就凭借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日军。”
常凯申说的这些,都是以往的防御经验,毕竟魏君儒之前干的的确不错。
虽说现在魏君儒‘留’在重庆没有回去,但是自己用之前的计策,肯定不会出问题。
对于鬼子的动向,常凯申自己都不重视,到了一战区,更是没人把日军的调动当回事。
中条山的部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调动和防范,甚至连战斗准备都没进行,各据点内连存粮都没有。
至于二战区,晋绥军本来就势弱,加上阎西山又跟鬼子有些眉来眼去,同样没有任何的兵力调动。
甚至一战区和二战区的果军,还在准备看八路的笑话。
“老陈,鬼子这是什么意思?”
罗平看着地图上的鬼子的动向,感觉有点摸不清状况。
看布局,鬼子是打算扫荡晋西北军区。
可是鬼子的兵力,并没有增派到平安、安丘等地。
甚至连潞阳都没有新的部队抵达。
根据情报,鬼子全部聚集在路野、忻口、武义、太原、太谷等地。
想要扫荡晋西北,从东往西可不是个好主意,中间开花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看,鬼子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成兴只是回想了一下,就明白了鬼子这是在搞什么打算。
“什么意思?”罗平没听明白。
“晋南。”陈成兴在地图上点了点。
“你没发现鬼子的主要兵力,都在铁路沿线吗?”
“他们随时可以乘火车,沿同蒲铁路直抵晋南。”陈成兴说道。
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鬼子恐怕已经完成了物资的调运。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罗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根据这段时间后勤走私队的报告,不管是中条山还是西安,都没有一点紧张的气氛。
甚至中条山还一直是人来人往,这里面可什么样的人都有。
鬼子一旦动手,果军八成要被打个措手不及。
“我们现在要怎么办?”罗平问道。
“中条山可不是我们能管的。”陈成兴摇了摇头。
就现在八路军和果军的关系,即使总部去提醒他们,也没有任何用处。
“老罗,我们就管好新二旅的这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如果我所料不差,鬼子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必然也会对八路军各部队进行攻击。”
现在鬼子应该也不知道中条山的果军那么拉胯。
因此在鬼子发动进攻之前,肯定会想办法让八路军没法插手。
而以攻代守就是最好的办法。
“徐武!”陈成兴喊道。
“旅长,政委。”徐武从旁边的参谋部跑了过来。
“你给各团、县大队传令,让他们提高警惕,鬼子随时会进行扫荡。”陈成兴命令道。
“是!”
“唉”罗平看着徐武的背影,摇了摇头。
不管怎么说,中条山的果军也是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那可是20万人。
只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抗住鬼子的进攻。
在这个时候,除了陈成兴以外,没人知道中条山的中央军会拉胯到什么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