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辽东更北边的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降雪,因降雪来的太过突兀,北蛮匈奴,辽东女真那边冻死了牛羊无数。”
“往年,往往要到冬季才会南下劫掠,今年却是提前了。”
明明说的是被劫掠这样的事情,可杨思瑶的语气却显得格外平静,仿佛习以为常。
“应该有边军的吧?”
“军饷都发不下去,又有几个士兵愿意去抵挡女真的铁骑?便是真愿意抵挡,饿着肚子的士兵能挡得住吗?”杨思瑶摇了摇头,视线望向那些难民:“我听说女真已经攻破了好几座城池。”
“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也有几支边军拼死抵挡,可都被打散了,这些难民里面,或许就有曾经的边军,也是可怜。”
“至于朝堂上,那些大臣自是不会在意这些小事,毕竟女真便是凶残也只是劫掠辽东地区,不可能打到东陵,他们自是不会在意。”
两个世界,终究是不一样的。
“杨家那边最近有没有消息?”过于沉重,宋言便换了一个话题。
“暂时还没有,不过,对于杨家来说我也只是一件工具罢了,许多机密的事情也不可能告诉我,但是以我对杨家那些人的了解,这一次他们吃了这么大的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许是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宋言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杨家这样的千年世家,若是当真报复起来,手段定然是相当酷烈,他不得不防。
恰在此时,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虽宋言,洛玉衡抵御倭寇有功,但残杀倭寇上万,其中一大部分还是被烈火焚烧而死,此举过于歹毒,有伤天和。”
“这些化外之民也并非生来如此,皆因不通教化,我们当施以仁义,以诗书礼仪感化之,才能让那些蛮夷理解什么是仁义道德,正所谓夷狄入中原则中原之,此乃正道。”
突兀的声音,洪亮悠扬,便是不想听也钻进了耳朵里。
宋言便有些好奇,抬眼望去,只看到赫然是那一群书生,其中一灰布长衫的青年正坐于一处石桌旁,神情严肃,满嘴仁义道德,声音尖锐,神情激动。
尤其是当注意到四周众人视线全都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更是高亢激昂,似是很享受这般被众人瞩目的滋味。
杨思瑶,顾半夏,甚至就连抱着剑靠着树的小姨子,乃至于不远处的洛玉衡几乎是齐齐皱起了眉头。
宋言亦是哑然失笑。
不是吧,儒家堕落的这么快吗?
儒家的老祖宗那可都是狠人,这才多少年,现在的儒家学子已经变成这般模样了?
莫说是宋言这些人,便是旁边不少游客脸上也是有些不喜。
然,其旁边其他的书生却是抚掌夸赞:“令狐兄所言深得我心,我大宁礼仪之邦,岂能因困顿于区区仇恨,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虽倭寇多有残暴,然我等也要怀有一颗仁义之心,唯有以德报怨,方能让那些倭寇明白何为仁义,当倭寇也经受四书五经的熏陶,自会拥有仁义之念,从此沿海倭患尽除矣。”
“不知令狐兄如何看待宋言此人?”
那灰布长袍的读书人轻蔑一笑:“赘婿,贱之。”
“其人以火烧杀生灵,生性残暴,与禽兽何异?既然能击溃倭寇,为何不放倭寇离开,以彰显仁义之风?若能让倭寇感受到仁义,自不会再次进犯。”
“松州刺史房海居然还要为这般杀人魔请功,当真昏聩无能,须知我等读书人方是宁国未来。”
“依我来看,这种人就应该抓捕归案,交于倭寇处理,否则倭寇定然心怀仇恨,若是倭寇集结十万大军来复仇,松州如何能挡?”
宋言忽地一笑,这便是杨家的报复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