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320章 封楚王刘备为大丞相,加九锡,赐入

第320章 封楚王刘备为大丞相,加九锡,赐入

此次曹操虽推行九品中正制,虽向士族下放选官之权,却还是有底线的。

底线之一就是维持汉朝的回避制度。

既地方之郡守,不能由本郡,乃至本州人氏担任。

为何?

就是为防止本地士族尾大不掉,拥有了割据州郡,不奉朝廷之命的实力。

司马懿的建言,则是要废除这回避制度,改由一郡豪姓来担当本郡太守。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太守是本郡豪族,那么当楚军来犯时,太守必会更坚决的予以抵抗。

此外,太守是本地人,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度自己家族的力量,并号召郡中其他豪姓出钱出力,不惜一切代价抵抗楚军。

如此一来,便能将该郡的抗楚潜力,挖掘到了极致。

可这也是把双刃剑。

一郡之守,本就手握大权,自己的家族又是本郡的郡望,那么他只需大笔一挥,自己的族人就能充任郡中大大小小的要害职位。

假以时日,这一郡岂非成了一姓私有?

倘若这个郡守野心膨胀,也学你曹操,想要称公称王,裂土自立,那你怎么办?

一郡如此,倘若十郡如此,乃至全国之郡皆如此,又当如何?

到时你魏廷岂非成了个空架子,政令不出邺城,你曹操岂不是步了刘协的后尘?

这便是司马懿此提议的弊端隐患所在。

“仲达这头一策倒…倒也可行,尔等再去商议商议,拟出一个各郡贤能名录呈上,朕斟酌过后,便委任他们为各郡太守吧。”

曹操只稍加权衡后,便采纳了司马懿第一条献策。

曹冲脸色一变,难以置信的看向曹操,显然没料到曹操会采纳的如此痛快。

这其中的弊端,父王你就不顾了吗?

将来地方郡守尾大不掉,形成割据自立之势,又当如何收场?

“父王——”

曹冲张口就想反对。

“父王圣明。”

曹丕却以一句恭惟,抢先一步打断曹冲,跟着说道:

“我军河南一役损兵数万,以现有之兵力,想要阻挡楚军犯我河北,着实是兵力捉襟见肘。”

“父王用仲达此计,必能诱使河北各郡豪姓,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抗击楚寇,保我大魏。”

“父王圣明也~~”

这一顿马屁吹捧后,曹操脸色宽慰了许多,不禁感叹还是曹丕懂自己。

曹冲则心头一震,猛的也明白了曹操的苦衷。

司马懿此策确实有弊端隐患,可现下他魏国的头等大事,乃是重整兵势,挡住楚军接下来的北伐,守住河北。

你兵力不足,怎么挡得住楚军渡河北侵?

你挡不住楚军,河北就要失陷,河北失陷则魏国必亡!

国都亡了,再去担心地方郡国尾大不掉,割据自立,又有什么意义?

首先要活下去啊…

曹操正是基于活下去的考虑,才不得不放弃长远之计,优先考虑眼前的抗楚重任,将郡守之位下放给本地豪姓。

“唉~~”

明白了曹操的苦衷后,曹冲只得将劝谏之词咽回了肚子里,无可奈何的摇头一声叹息。

司马懿也暗松一口气,忙也是一通恭维盛赞,狠狠吹捧了曹操一番。

接着眼珠一转,话锋一转,再问道:

“大王,那臣所提这第二道对策,关于鲜卑匈奴等胡人…”

“你这第二策,断然不可!”

这一次,曹操却脸色一沉,不等司马懿话说完,便摆手厉声打断。

司马懿眉头一皱。

曹操眼中则燃起一抹豪意,傲然道:

“孤当年之志,乃是做汉朝征西将军,开疆拓土,驱逐胡虏。”

“今孤虽为魏王,却焉能变易初心,竟与胡人为伍,还引胡人铁骑入我大魏腹地,饮马黄河?”

“我大魏现下虽弱于伪楚,可孤还没有沦落到要厚颜无耻,引胡人南下帮孤抵御刘备的地步。”

曹操一脸傲色,道出了原由。

说直接点,我曹操还是要点脸的。

我好歹是华夏上国之主,大魏之王。

当年公孙瓒被袁绍逼成那样,都快要覆亡了,都没有向乌桓鲜卑这些胡人低头求援。

我曹操现下还手握五州之地,我还有黄河天险在手,我还有河北士族的力量可用,你让我去跟胡人为伍,称兄道弟的求着他们出兵相助?

我曹操的脸放哪儿搁?

曹丕见曹操如此顽固,顿时急了,张口想要劝说。

司马懿却轻咳一声,向他暗使眼色。

曹丕瞬间会意,只得将到嘴边的说词,硬生生咽了回去。

“臣这第二策,确实有欠考虑,还请大王恕罪。”

推荐阅读: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汉官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洪荒:从一粒息壤到万道之祖 高武偏要修个仙 泰昌大明 带着铁路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