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海上华亭 > 3.第 3 章

3.第 3 章

冯恪之从眼角斜睨了孟兰亭一眼,推开老闫,自己转到她身后,抓起了那条辫发。

触手又凉又滑,柔软如丝。

这种感觉,仿佛贴着手心,沿触感神经,瞬间传递到了中枢的每一个末梢。

冯恪之胳膊一顿,五指下意识地收紧,捏了一捏。

两人距离靠得极近了。

她脸色苍白,乌黑的睫毛,在微微颤抖,耳垂后,露出的那一小片奶白奶白的颈侧肌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冒出了一颗又一颗的细细的鸡皮小疙瘩。

他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丝久未有过的快感,通体舒泰。

但还不够。

他盯着眼皮子前这张线条精致的女孩的侧脸,拿起了老闫手里的剪刀。

仿佛刻意似的,锋利的钢刃,慢慢地切绞着被他牢牢捏在手心里的这把柔软发丝。

路人来回经过,不断地回头,老荣头和伙计远远张望这,却没有谁靠近。

乌黑的发丝,一束束地断开。

孟兰亭闭上了眼睛。

仿佛过了很久,她的耳畔传来了最后的喀嚓一声。

长发齐颈而断。

冯恪之连剪刀带辫发扔到了老闫手里,双手插兜,扭头就走。

老闫把露在孟兰亭衣兜外的那叠钱角往下压了压,低声提醒:“姑娘,你发了一笔大财。收好,别落人眼。”说完匆匆追了上去。

孟兰亭停了一会儿,转过身,迈开脚步,继续朝前走去。

所有的愤怒,很快就被迎面而来的刺骨寒风给吹散了。

唯有那种无端遭人肆意羞辱,自己却无法反抗的悲伤无力之感,慢慢占满了她的心头。

父母先后皆亡,唯一的弟弟,也生死杳茫。

世上那么多的人,她却再也无人可依。

她是没有资格软弱的。

何况刚才,倘若遇到那人再坏个几分,自己又能如何?

如今不过失发而已,应当庆幸。

但是眼眶,还是忍不住慢慢泛红了。

寒风吹来,她感到面庞湿冷。

对面走来路人,投来讶然的目光。

孟兰亭一阵羞耻,停了脚步,低头向墙,正在拭泪,身后忽然又传来汽车接近的声音,入耳似曾相识。

她的心跳了一下,猛地回头。

果不其然,那辆黑色汽车竟又追了上来,嘎吱一声,停了下来。

那张她不想再见的脸,从车窗里探出,一脸的厌色。

孟兰亭急忙扭头,飞快地抹去面上的残余泪痕。

那人盯着她:“知道老子是谁吗,你去问问,全上海,谁不知道我冯恪之!”

“老子看中你这一把头发,本来是给你脸,知道不?”

“不就剪了你头发吗,跟死了爹妈一样。真他妈的晦气!算我今天倒霉,以后别让我再见到你!”

他扬手,从车窗里掷出那缕方从她身上剪下的发,掷在了她的脚下,再不看她一眼,驱车扬长而去。

孟兰亭顾不得计较他嘴里吐出来的那些话了。

她睁大眼睛,吃惊地望着那辆呼啸而去的汽车,心跳得几乎跃胸而出。

冯恪之!

这么巧,难道这个人,就是冯家的那个儿子,冯恪之?

……

天擦黑的时分,孟兰亭终于站在了之华大学的门口。

已经放年假了,偌大的校园里,空空荡荡,只有门口还有保卫工人。

周教授的名字,全校无人不知,被聘来主持数学系后,他和太太便一直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里。

孟兰亭来之前,曾和周教授电报确认过,得回复说他夫妇二人年假也会留在学校,叫她放心而来。

意外的是,工人听到她问周教授,竟说夫妇二人前几日匆匆离校回乡奔丧去了。

孟兰亭站在那里,望着黑漆漆的校园,心头茫然,工人又说:“不过周先生走之前,特意叮嘱过的,说若有一个孟小姐来找他,叫我转告奚先生,由他暂时招待。孟小姐你稍等。”

孟兰亭这才稍稍安心下来。被工人让进一间狭屋,坐在一盏昏黄电灯之下等着。

并没有等多久,很快,她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之声,急忙抬头,看见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个身穿长衫的男子。

对方二十七八的年纪,目光清亮,一身书卷,望着孟兰亭,含笑道:“你就是孟家小姐?敝姓奚,名松舟,是周先生的晚辈,也有幸同事于此。周先生走之前,叫我转告你,他年后就回,孟小姐安心住下。”

工人仿佛对他很是敬重,对他过于简短的自我介绍感到遗憾,忙插话:“孟小姐,你放心随奚先生去。奚先生是本校特聘的经济系教授。周先生说你这几天会到,奚先生怕错过,特意留校等你。”

孟兰亭有点意外。

没想到周伯父托请接待自己的人还这么年轻,对方又如此用心。急忙站了起来。

“麻烦您特意等我。叨扰您了。”

男子说:“不必客气。能接待孟家的小姐,也是我的荣幸。令祖一代名臣,文靖公英名,我向来敬仰。”

他稍稍打量了下孟兰亭,视线在她那头被剪得高低不平犹如狗啃的短发上短暂地停了一停,略了过去。

“孟小姐长途而来,想必乏累,不如我先带你去休息?”

孟兰亭知道自己现在的模样有多奇怪,但心情实在纷乱,人更是又冷又累,也没心思去管自己看起来怎样了。

既然对方是受周伯父之托接待自己的,她也就不再客套,微笑点头:“那就谢谢您了。”

推荐阅读: 转生神树,我打造阴兵家族 大明话事人 割鹿记 食飨之诗 阴脉先生 天下长宁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太古第一神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