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朱允炆也离开。</p>
他现在还是能认清现实,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p>
唯有朱允熙这个大聪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怂是怂了,但也只是短时间,看到现在没事,又要恢复那个状态。</p>
“我说错了什么?”</p>
朱允熙甚至还委屈了,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p>
回了房间,朱允熞安抚了自己的妻儿,无奈地躺在床上。</p>
那个四弟是真的,完全什么都不懂。</p>
非要让自己难堪。</p>
他是真的不想再回来了,但又不能不回来。</p>
“我为何,还有如此兄弟?”</p>
朱允熞无奈地在想。</p>
那些兄弟,完全不为自己考虑。</p>
明知道有些事情,是他们错了,但一定要错下去,到了这个地步,还不知道悔改,好像完全不清楚,能够活到现在,都是陛下的仁慈,是陛下不想杀他们。</p>
“要不是皇爷爷生日,我真的不想回来。”</p>
朱允熞心里嘀咕。</p>
想到在瀛洲的时候,发展民政,发展人口等等,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回来了要面对那两个不懂事的兄弟,处理这些关系,很是头疼。</p>
这样头痛地想着,他不知不觉睡着了。</p>
——</p>
衡王府里面发生了什么,朱炫几乎第一时间就能知道。</p>
“朕那个大哥,算是彻彻底底的服了。”</p>
“只是那个四哥,一直嘴硬,呵!”</p>
朱炫无奈地在想。</p>
这个嘴硬的四哥,他不杀,也懒得动手。</p>
但是,对于他们,也仅此而已。</p>
要说做得残忍一些,又背离了曾经对老朱的承诺,暂时这样好了,再看现在的时间不早了,不去考虑太多,迷迷糊糊地也睡了过去。</p>
次日,早上。</p>
其他的藩王,暂时还没回来,朱炫今天没有早朝,直接回了文华阁,开始处理政务,再过问了一遍科举的情况如何。</p>
张紞他们,正在努力评卷。</p>
至于谁的文章写得最好,为政举措最好等等,暂时还没分出来。</p>
毕竟少了很多人,剩下的读书人,质量不一定是好的,但也只能从这一批,不一定是好的读书人当中,挑选适合当官的人,有时候文章写得不好,不一定不适合当官。</p>
“今年没有什么才子了吧?”</p>
朱炫问道。</p>
张紞道:“几个号称才子的读书人,都罢考了。”</p>
“才子嘛……”</p>
朱炫想着说道:“恃才傲物,是他们这些才子最常有的。”</p>
张紞低声道:“恃才傲物,一般都是品行不好的!”</p>
真正品行好的人,有的是谦虚,而不是这样高傲。</p>
恃才傲物,说的好听点,可以是个美谈,实际上还不是高傲,自命清高,目空一切,觉得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垃圾。</p>
“没想到你对恃才傲物,还是这样理解。”</p>
朱炫听了就笑了,很快又道:“不过你说的也对,恃才傲物,品行都不怎么高,那些所谓的才子,就不要管了,正常地准备评卷、放榜,要快点。”</p>
他准备在生日之前,把这一切都定下来。</p>
生日的时候,也不用分心,也怕朱元璋真的要熬不下去,他心慌意乱,没有心思处理政务。</p>
那就趁着现在,一切都还好,尽快做好应该做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