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膳,皇帝照常要歇午觉。春寒未退,宫里各处都笼着地火,殿内又燃着安息香,暖融融的熏得人昏昏欲睡。宁福海正好当值,便守在寝殿内,窗外似是起了风,檐角铁马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他怕扰了浅眠的皇帝,随意看了一眼龙榻,恰见皇帝悄无声息地坐了起来,一惊之下,睡意登时烟消云散,忙打起精神服侍着:“陛下醒了”
皇帝“嗯”得一声,问道:“外头起风了”宁福海应了声是,又道:“瞧这天色,过会儿大概是要下雪了。”他见皇帝面色淡然,似有不豫,正忐忑着是不是说错了话,却听皇帝低叹道:“朕睡不着,出去看看雪景。”
皇帝这几日原就疲乏,外面天寒地冻,万一出去受了凉,那便是宁福海的罪过了。他忙上前伺候着,劝道:“陛下,这会子外头风正大,冷得很。奴婢估摸着这雪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陛下若是想赏雪,不妨等到雪停了再去。”皇帝正起身朝外走着,不耐烦听他啰嗦,斥道:“多嘴”宁福海担心皇帝身体,哀求道:“那求陛下容奴婢先去传轿。”皇帝愈发不悦:“你如今竟敢管到朕头上来了”宁福海吓得立时磕了个头,不晓得皇帝为何如此生气,又忽然灵台清明,低声道:“陛下陛下若是觉得闷,正巧秦王殿下在宫里,奴婢去传殿下过来陪陛下说说话”
苏子澈心思细意气重,皇帝原本担心今日斥责过他又严惩陆离,末了还将他拘于宫中,会惹得这个弟弟难过,是以一直放心不下。午觉未歇好,便想着去瞧瞧他。宁福海这般一说,倒正合了他心意,顿下脚步道:“看时辰,麟儿怕是正睡着。”宁福海见皇帝如此说,便知自己猜对了,心中大喜:“殿下若是睡着,奴婢便等殿下醒了再传话。”皇帝也不多言,只道:“那还不快去”宁福海忙磕头应是,躬身退下了。
尚德殿中的安息香已换成了御用的龙涎香,苏子澈一进来便看到熏笼里丝丝缕缕的轻烟袅袅升起。他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他自记事起便常来此地,只那时这里还是东宫,兄长苏子卿还是太子,去岁先帝驾崩,兄长即位,这才将此殿重新修缮了一番,月前才重又住进来。
苏子澈进殿之时,皇帝正执着一支玳瑁笔,凝神在御案上挥洒着笔墨。殿中别无他人,苏子澈缓步过去,见纸上是几行金生玉润的小楷,写的正是: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皇帝见他沉吟,笑了笑道:“古人云,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故君子当如玉也。”言罢,拿起案上的一个雕工精致的小叶紫檀匣子,递到苏子澈手中,道,“打开看看。”苏子澈接过来,见匣子里放着一块龙纹玉佩,玉色晶莹,触手生温,上以金丝嵌着四行细篆铭文,乃是:“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玉在璞中待雕琢,你跟艮坎离巽正值年少,若是朕一味袒护,只会令美玉蒙尘。麟儿,父亲虽已驾崩,三哥待你,却如往日一般。朕初登大宝,根基未稳,自然辛苦非常,难免顾不到你。你若是因此与三哥产生嫌隙,岂不令人伤心”皇帝凝望着他,见小弟仍是闷闷不乐的样子,柔声问道,“陆离伤势如何”苏子澈有些忿然:“三哥打的,却来问麟儿”皇帝噗嗤笑了出来,亲手将玉佩系在他的腰间,道:“麟儿昨日原本顶了李彦年兄弟之名,他们本是教坊中人,那秋娘原也是宫中善才所教,虽有不妥,倒也无甚大碍。即便后来去平康坊,一个乐工,也兴不起什么风浪。可陆离为逞一时之气,当众暴露你身份不说,还出手打伤羽林军,朕打他几下,还委屈了他不成真不知是三哥平时宠你太过,还是纵他太过。”
“几下整整四十大板”苏子澈不依不饶,“麟儿平时就没少去了平康坊,即便陆离不说,也会有人认出来。三哥怎么可以因为这个,将阿离打成重伤”皇帝亲昵地握住小弟的肩膀,笑问道:“看过他了”苏子澈顺势偎过去,摇头闷声道:“阿离不让我看。”
“胡闹反了他了”见皇帝面色微寒,苏子澈耍赖般地笑道,“那就请三哥给麟儿一道圣旨,麟儿得了圣旨,阿离总不能抗旨不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