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quyouplay.cn
字:
关灯 护眼
烽火中文网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114章 梁山来袭

第114章 梁山来袭

第114章 梁山来袭

赵子称也知道,对于刚刚抵达莱州的武将,不能马上就压担子,必须先给他们时间适应水土和环境,慢慢磨合。

好在赵子称本来也不急,所以整个七八月间,莱州地界上基本没发生什么大事,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莱州湾造船厂已经初具雏形,入冬之前就能开工建造本地产的第一艘大海船,火药作坊也开始秘密动工。

赵子称组织了一些工匠,按照他前世那模糊的记忆,由他自己指明研发方向、工匠们负责具体卖力试错,鼓捣多纱锭的纺纱机,还试图优化纺纱机设计,以便可以用水力驱动。

虽然莱州地界上并没有什么落差大、水能丰富的大河,但先小范围试验一下总归是有益无害的。

还有飞梭的织布机,其他一些生产工具,凡是赵子称能想到又难度不大的,都尽量先适度投点小钱开个坑。

棉花的种植虽然还没开始刻意推广,但仅凭着收购上来的少量本地原产棉花,赵子称还是让裁缝裁缝出了莱州地界上第一套棉袄——这或许未必是大宋地界上第一件棉袄,但绝对是赵子称穿越至今,亲眼见到的第一件棉袄。

棉袄这东西,原本大致要到元朝才渐渐普及,北宋末年或许已经有了,但并没有人推广,反正赵子称之前没见过。

棉袄制作成功后,赵子称首先就想到给部下的军队试试。北方的冬天寒冷,未来可能还要跟金国人乃至其他北方敌人作战,棉袄肯定是不嫌多的,让部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冬季军服,也是一件好事。

……

这天大约是八月底,掖县城外的莱州军大营内,呼延灼和徐宁各自带着本部人马,在那里例行操练。

在赵子称的支持下,呼延灼的骑兵队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扩充了一倍人数。如今整个莱州已有三百骑兵,还都是装备非常精良的那种。

扩军所需的兵源不用担心,武器装备也不用担心。赵子称同样也花钱扩建了莱州的兵工厂和炼铁工场,加上他之前在杭州时,就实验水力锻锤技术、在杭州搞过一小批青唐瘊子甲存货,此番北上赴任时都带来了。

呼延灼扩军缺什么兵器盔甲,赵子称都能敞开供应。

相对而言,大宋各地厢军最缺的还是优质战马,莱州军本来也该非常缺马,但谁让赵子称重视海商、深谙航海呢,他又从南边的杭州海商中抽调了精英填补到莱州来。

所以赵子称上任两月,就已经打通官办的去辽东进口金国战马的渠道。具体路线正是穿越沙门岛海峡、从山东半岛北侧尖端直航辽东半岛尖端的金州,也就是如今的大连。

呼延灼扩军所需的战马,都是从金国商人手上买来的,为此赵子称也花了不少之前在杭州时没出完货的绸缎、织锦。

相比于呼延灼部的快速扩军,作为莱州步军统领的徐宁,最近倒是没怎么扩招士卒,徐宁这两个月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适应新武器、操练新战法上了。

赵子称在杭州时,就试制成功了一批新式前后都开刃的双钩枪,当时只有赵子称自己琢磨了一下用法,基本上还是当成普通长枪一样在用。

哪怕是林冲这样的枪法名家,当时帮赵子称一起切磋琢磨了一番,也没能领悟出如何发挥双钩枪的最大战力效果。

而到了莱州这边、收服了金枪手徐宁后,一切情况都变了。

徐宁本就是钩镰枪的高手,改用双钩枪后,无非是需要稍微适应一下双侧都有钩刃的全新版本,整个过程最多也就个把月,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他麾下的那些钩镰枪老兵,也能快速掌握新战法,一旦磨合成熟,就能扩军教授新兵。

此时此刻,呼延灼刚刚演练完了一轮骑兵配合冲锋的战术,趁着歇息的工夫,他便带着属下在一旁旁观徐宁的操练。他知道钩镰枪法就是用来破骑兵的,自己既然带的就是骑兵,观察一下潜在对手的操作,也算是一种对抗性训练了。

只见徐宁手中的新式双钩枪,招式都以先扫后刺或先扫后拉为主,极少有如普通长枪那般直进直退、大开大阖的打法。

徐宁面前的空地上,插着好几根只有人类小臂粗细的硬木棍,看样子应该是模仿战马的马腿的。

徐宁每次出招,都是先快速出枪,然后左右小幅度抖枪,直到枪刃或者枪杆贴住了模仿马腿的细木棍标靶,再极为迅疾地前推或后拉。动作幅度不大,速度却极快,讲究一个短程发力。

呼延灼没见过这样的招法,一时也说不出这种枪法的厉害之处,但本能直觉就告诉他,反正这种枪法很厉害就是了。

“好!果然是腰马合一,融寸劲于枪法之中。”

就在这时,场地边缘传来一声喝彩,徐宁连忙收枪看去,正是赵府君来了,旁边还跟了几个扛着东西的侍从。

“见过府君!”呼延灼和徐宁连忙一起行礼。

“无妨,你们先练着,我也看看。我今日并无什么大事,只是军中裁缝裁了几套棉衣,适合穿在盔甲里面的,想让你们一会儿练完后试试。如今虽然还不冷,但八月底了,应该也穿得住。”

赵子称一边说,一边抬头看了看天色。

农历八月底折算成后世公历就是十月初了,中秋都过了半个月了,短时间内穿一会儿薄棉袄,也不至于让人满头大汗。

徐宁得令,就继续演练起来。

呼延灼则陪着赵子称一起观武,刚才赵子称的那番点评,也让他有些若有所得,但又不太分明,就诚恳地请赵子称深入剖析:

“方才府君所言,似乎确实切中了评判双钩枪法优劣的要害,可惜末将不懂,还请府君解惑。”

赵子称如今的武学造诣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是理论造诣,他继承了段语嫣的相当一部分理论基础,他自己的见识又能借鉴古今,融会贯通。

所以轻而易举就点破了徐宁枪法的关键:“我原本以为,钩镰枪也好,双钩枪也好,用横刃扫击、啄击破甲、破骑,原理是跟汉唐时的卜字戟差不多的。

但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错觉大谬不然了。卜字戟破骑的关键,还在于‘扫割’,横刃较长,就靠横刃本身的攻击范围去扫击马腿,故而优势在于攻击范围广,长柄前刺时不用太精准,劣势则在于扫中后破甲的威力不足,‘压强’不足。故而自前唐以来,渐渐淘汰。

看徐兄的枪法,钩镰枪破骑时,对出枪的准度要求,是高于卜字戟的,但又不至于和长枪那般准,不用如长枪直接捅中马腿。钩镰枪出枪后,在左右方向上,可以稍有一两尺误差,在直戳不中后,要快速左右抖枪,让主枪刃的侧面,或是主枪刃后方不远的一段枪杆,贴到马腿上。

再快速推拉,若是横钩已经错过了就往后拉,横钩还没到就往前推,让钩尖扎中马腿,则敌骑自破。与卜字戟相比,卜字戟横刃接触马腿的是一整条线,受力的面积大得多,也就难以突破。而钩刃与马腿相交的只是钩尖的一个点,破甲威力便如主枪头差不多。

不过看徐兄之法,要用好钩镰枪,关键在于‘寸劲’的发力。

因为寻常长枪全力前捅时,可以用上全身之力,由腿至腰,由腰至肩,再传导至臂、腕,甚至可以借助身体冲锋、战马奔腾的惯性,全部贯注到枪尖上。

可钩镰枪没有那么远的发力行程,它必须先扫、抖,等刃侧或枪杆贴上敌人身体或是马腿,随后才开始推拉,这个推拉的路程,最多就只有一尺多远,所以需要用上‘寸劲’,最多可以叫‘尺劲’。这么短的发力距离,要借助冲锋惯性或是腿脚之力,便不可能了,最多用到腰力,这就要腰臂和手腕瞬间爆发的力量较强,而且最好收放自如。”

赵子称一番古今对照的点评,鞭辟入里,很快把理论层面懵懵懂懂的呼延灼说得心服口服,一愣一愣的。

没办法,谁让呼延灼没看过李小龙电影呢,也就不理解什么是寸劲或者说“短行程爆发力”。

而赵子称穿越前不说别的,光是看抖音上那些寸拳打断砖头的博主的分析教程,就刷到过一大堆。穿越后又有段语嫣的调教,古今融会贯通,哪里还有他看不明白的武学门道。

推荐阅读: 横推亮剑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我被怪物圈养了 我在神秘复苏开饭店 赛博朋克:2075 柯南里的暴力监督 骨王:恭迎王的诞生 西游:魔鬼筋肉僧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动漫系制卡